外加剂的价格(外加剂价格如何计算)
外加剂价格如何计算
外加剂掺量就是外加剂用量占胶凝材料用量的百分比
比如已知掺量1.8 胶凝材料400 计算外加剂用量:
400 X 0.018 = 7.2
比如已知胶凝材料400 外加剂用量7.2 计算外加剂掺量:
7.2 / 400 X 100% = 1.8
外加剂的价格和利润
毛利润率30%左右
建筑施工,优化混凝土成本已经成为重要的考虑对象。要降低混凝土成本,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所涉及的费用有很多,比较准确的计算方法基本如下:
(1)原材料费用
水泥、砂、砂、碎石、粉煤灰、矿粉、外加剂等所有材料的费用,这个根据配合比和原材料单价还是能够比较简单计算得出的。
(2)运费
主要为各种车辆的油耗,主要包括搅拌车、泵车、装载车等等的费用,一般可以通过统计计算出来,这里只能给你一个参考数值,搅拌车(工地距离为20km左右)为18~24元/方,泵车为15~20元/方。
(3)员工工资
员工工资是混凝土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工资总额是固定的,企业混凝土方量越大,分配到单方的混凝土成本就越低,反之亦然。有些企业简单地按照10元/m3计算成本,这种方法有点粗糙。
(4)设备折旧
这些需要考虑的是折旧年限,比如老板是定5年收回成本,就是设备总额/五年预计产量,即为每方混凝土中设备折旧费用。
(5)营销费用
营销费用包括所有在商品混凝土销售过程中营销部门产生的费用(餐饮、娱乐、回扣等等),都应该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如2元/m3。
(6)水电、通讯费用
水电、通讯费包括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以及员工在单位生活、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水、电、通讯、铲车燃油费用等,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固定。综合电耗1.8kW·h/m3,水耗190kg/m3,每方月为2元。
(7)消耗品费用
商品混凝土企业某些消耗品的费用,例如泵车泵管、S阀等,搅拌车机油、机油滤清、空气滤清、轮胎消耗等(泵车、装载车同样有),搅拌机衬板、搅拌臂、机油等,每方可以按3元/m3。
(8)检测费用
主要是搅拌楼、地磅、试验设备的年检费用,检测站检测费用。
(9)税收费用
包括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10)其他费用
包括办公消耗品(各类用纸、笔、电池、修正液……)
外加剂的计算公式
1.一般配合比中外加剂的掺量都是以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比来计算的.如外加剂掺胶凝材料的2%,就是说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等总和)乘以2%就等于外加剂的掺量了.
2.至于膨胀剂等特殊的就要单独考虑了.
外加剂怎么算法
每立方混凝土不同比例所需的水泥,砂子,石子不同,具体如下:
1、C10: 水:180kg/m3 ;水泥:230kg/m3 ;砂:780kg/m3 ;石子:1240kg/m3。
2、C20:水175kg/m3;水泥330kg/m3;砂621kg/m3;石子:1260kg/m3。
3、C25:水:175kg/m3;水泥:372kg/m3 :砂:576kg/m3 :石子:1282kg/m3 。
4、C30: 水:175kg/m3 ;水泥:461kg/m3;砂:512kg/m3 ;石子:1252kg/m3 。
每立方混凝土水泥用量算法:
5、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15kg,掺加1.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δ=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 mW(1-δ)=215×(1-22%)=168kg。
6、单位水泥用量:mc=mwo/w/c=168/0.52=323kg。
7、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水泥用量:mc0= mc×(1-16.5%)=270 kg。粉煤灰用量:mf0= mc×16.5%×1.3=69.3kg。
8、减水剂用量:mFDN0=( mc0+ mf0)×1.7%=5.77 kg。
扩展资料:
1、根据配合比确定每盘各种材料用量,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及时调整配合比用水量。
2、装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装水泥,最后倒砂子。掺外加剂时,粉状外加剂应根据每盘加量应预加工装入小包装内(塑料袋为宜),用时与细粗骨料同时加入;液状外加剂应按每盘用量与水同时装入搅拌机搅拌
3、搅拌时间:为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自全部拌合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混凝土开始卸料为止,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为90秒(1.5分钟)。
4、混凝土搅拌机:根据不同施工要求和条件,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或搅拌站集中搅拌。流动性较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可用自落式搅拌机;流动性较小或干硬性混凝土宜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
5、搅拌前应按配合比要求配料,控制称量误差。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对混凝土质量均有影响,应严加掌握,使各组分材料拌和均匀。
6、输送与灌筑:混凝土拌合物可用料斗、皮带运输机或搅拌运输车输送到施工现场。其灌筑方式可用人工或借助机械。采用混凝土泵输送与灌筑混凝土拌和物,效率高,每小时可达数百立方米。
7、无论是混凝土现浇工程,还是预制构件,都必须保证灌筑后混凝土的密实性。其方法主要用振动捣实,也有的采用离心、挤压和真空作业等。掺入某些高效减水剂的流态混凝土,则可不振捣。
温馨提示:
8、为了便于比较,规定测定混凝土性能的试件必须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中国采用的标准养护条件是:温度为20±2°C;湿度不低于95%。
外加剂原材料价格
那你现在工程开工吗,混凝土外加剂多少钱一吨? 不过,因为各个供货渠道的不同,现在混凝土外加剂价格多少钱一吨还真说不准。
前一段时间,我咨询了青岛,鼎昌,外加剂,专家,就目前混凝土外加剂市场行情来看,一般看你掺量多少,另外一块就是根据你当地的情况,看你对混凝土外加剂要求有哪些,比如要不要保持坍落度,要不要早强、要不要防冻、要不要抗裂防水等等,这些情况都要综合考虑。
现在利润不比以前了,但是每吨还能有个500左右利润。
还是看合成复配工艺,以及混凝土原材料情况,原材好些能降低不少成本。
外加剂比例
水泥:400沙子:450-500渗晶母料:50-100MT400PFV:0.5胶粉:20-40减水剂:适量填料:补到1000.水泥砂浆1:2是指水泥砂浆中水泥用量与砂用量的比例为1:2;一般情况下1:2的砂浆配合比水泥用量为0.55,砂用量为1.1。1、1:2水泥砂浆是由水泥、砂和水及根据需要加入的石灰、活性掺合料或外加剂在现场配成的砂浆,分为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
外加剂价格如何计算的
混凝土外加剂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外加剂的添加对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外加剂的选用、添加方法、添加数量及适应性将严重影响其发展。
外加剂掺量的确定原则 :
1.外加剂的掺量应按以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泥牛掺合料)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表示或以mL/Kg胶凝材料表示。
2.外加剂(减水剂)的适宜掺量体现在,掺量较少时,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增加得较少;掺量过多时,流动性并不成正比增加;只有在一个狭小的最佳掺量范围内减水剂量稍一增加,拌合物的流动性才有显著提高。适宜掺量范围即为上升段转入上部平缓段的区间,类似“马鞍状”。
生产厂家的产品说明书中提供的是某种外加剂使用时的掺量范围(适宜掺量),而使用单位必须通过混凝土试配确定外加剂的合理掺量,即技术经济最合适的外加剂最佳掺量。不同类型的外加剂的掺量具有一定的规律,通常,无机盐类早强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2﹪;有机缓凝剂掺量为0.02﹪~0.1﹪;引气剂掺量为0.02﹪~0.1﹪;普通减水剂0.2﹪~0.3﹪;高效减水剂0.5﹪~1.0﹪。
同一种外加剂用于不同混凝土时掺量也不尽相同,例如:高效减水剂用于蒸养混凝土时掺量为0.3﹪~0.5﹪,用于普通混凝土掺量为0.5﹪,用于流态混凝土掺量为0.75﹪,用于高强混凝土掺量为1.0﹪。硫酸钠早强剂用于蒸养混凝土时掺量为1.0﹪,掺量超过2﹪,蒸养后的试体胀高,强度降低。另外,复合高效减水剂在相同减水率时比单一高效减水剂掺量减少一半。后掺法不但使超塑化剂掺量减少,而且对其他外加剂也有同样效果。
3.影响外加剂掺量的因素较多,水泥品种、细度、矿物组成、混合材如对矿渣水泥高效减水剂掺量少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大,C3A含量高的水泥高效减水剂掺量应多一些;拌合物的起始流动度、气温等。由此,可以认为决定外加剂掺量的因素如下:
(1)外加剂的品种。
(2)外加剂的应用范围。
(3)水泥品种和活性、比表面积、矿物组成及混合材等。
(4)混凝土组成材料及其配合比、单位胶凝材料用量、单位用水量等。
(5)外加剂复合方式(成分与比例)。
(6)外加剂掺入方法(同掺或后掺)。
总之,只要掌握了外加剂和混凝土的性能,以及它们变化的规律,并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合理掺量,就可以以最少掺量获得最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混凝土外加剂简称外加剂,是指为改善和调节混凝土的性能而掺加的物质。按主要功能分为四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混凝土外加剂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外加剂的添加对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外加剂的选用、添加方法及适应性将严重影响其发展。混凝土外加剂的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的规定。
外加剂成本怎么计算
先算出每方混凝土中用多少公斤外加剂,然后乘以单价就是如:一方混凝土胶泥材料是350公斤,外加剂掺量是2.0%,那么一方用外加剂7公斤;外加剂每吨2000元,用7*2=14元/方混凝土。
外加剂价格如何计算公式
一般按照内掺法进行,其计算方法为:
外加剂掺量=m外加剂/(m水泥+m外加剂)×100%。
式中:
m外加剂——外加剂质量,
m水泥——水泥质量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外加剂掺量的确定原则 :
1.外加剂的掺量应按以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泥牛掺合料)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表示或以mL/Kg胶凝材料表示。
2.外加剂(减水剂)的适宜掺量体现在,掺量较少时,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增加得较少;掺量过多时,流动性并不成正比增加;只有在一个狭小的最佳掺量范围内减水剂量稍一增加,拌合物的流动性才有显著提高。适宜掺量范围即为上升段转入上部平缓段的区间,类似“马鞍状”。
生产厂家的产品说明书中提供的是某种外加剂使用时的掺量范围(适宜掺量),而使用单位必须通过混凝土试配确定外加剂的合理掺量,即技术经济最合适的外加剂最佳掺量。不同类型的外加剂的掺量具有一定的规律,通常,无机盐类早强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1﹪~2﹪;有机缓凝剂掺量为0.02﹪~0.1﹪;引气剂掺量为0.02﹪~0.1﹪;普通减水剂0.2﹪~0.3﹪;高效减水剂0.5﹪~1.0﹪。
同一种外加剂用于不同混凝土时掺量也不尽相同,例如:高效减水剂用于蒸养混凝土时掺量为0.3﹪~0.5﹪,用于普通混凝土掺量为0.5﹪,用于流态混凝土掺量为0.75﹪,用于高强混凝土掺量为1.0﹪。硫酸钠早强剂用于蒸养混凝土时掺量为1.0﹪,掺量超过2﹪,蒸养后的试体胀高,强度降低。另外,复合高效减水剂在相同减水率时比单一高效减水剂掺量减少一半。后掺法不但使超塑化剂掺量减少,而且对其他外加剂也有同样效果。
3.影响外加剂掺量的因素较多,水泥品种、细度、矿物组成、混合材如对矿渣水泥高效减水剂掺量少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大,C3A含量高的水泥高效减水剂掺量应多一些;拌合物的起始流动度、气温等。由此,可以认为决定外加剂掺量的因素如下:
(1)外加剂的品种。
(2)外加剂的应用范围。
(3)水泥品种和活性、比表面积、矿物组成及混合材等。
(4)混凝土组成材料及其配合比、单位胶凝材料用量、单位用水量等。
(5)外加剂复合方式(成分与比例)。
(6)外加剂掺入方法(同掺或后掺)。
总之,只要掌握了外加剂和混凝土的性能,以及它们变化的规律,并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合理掺量,就可以以最少掺量获得最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混凝土外加剂简称外加剂,是指为改善和调节混凝土的性能而掺加的物质。按主要功能分为四类
(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混凝土外加剂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外加剂的添加对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外加剂的选用、添加方法及适应性将严重影响其发展。混凝土外加剂的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的规定。
外加剂价格如何计算出来的
设A为较高含固量的母液,则:母液A用量 = 配制的样品量 /(母液A含固量/母液B含固量) 用水量 = 配制的样品量 - 母液A用量 例如母液A含固量40%,母液B含固量20%,配制1000g,则:母液A用量 = 1000/(40/20)= 500g 用水量=1000g-500g=500g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