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装修公司 > 正文内容

明清橱柜设计(明代橱柜)

2023-05-08 20:30:20装修公司1

明代橱柜

面条柜柜顶前、左、右三面均有小檐喷出,名曰“柜帽”,柜帽转角处削去方棱,琢成圆角,面板为独板,花纹精美,色泽艳丽,属明式风格。

  面条柜是明代最经典的可完全储物的柜子。样子上窄下宽,英文里又叫A型柜。叫“大小头”,显然是底下大,上面小,很形象。

  面条柜除了自动关门的优点外,还有非常好的视觉稳定感。因为它下宽上窄,当你离它很近的时候,更有稳定的感觉。一般人很少注意,当我们走近上下垂直的柜子时,由于视差的变化,柜子会变成上宽下窄。而当你走近面条柜时,它就变成直的了,这是一种利用人的视差、利用人的内心很细致的感受,设计出来的一种经典的柜子。

  由于面条柜的设计理念与众不同,所以它是中国古代家具中最贵的柜子,是西方人最为追逐的柜子,而我们自己往往会忽视。面条柜进入清朝以后,数量就逐渐减少。民国到现在,几乎没有人再生产这种柜子。

  很多人就奇怪,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这么优良的柜子,反而不用了?

  这与我们国家人口增殖有很大关系。

明末时,中国大概有不到1亿人。这种统计在学术上有各种争论,但一般都认为到明末,中国人口在9000多万到1亿人左右。到了乾隆朝,人口翻了两番,是4亿人。最重要的原因是晚明引进了番薯和玉米,这两大植物救了很多中国人的命。中国过去五谷杂粮都比较低产,一亩打200斤就算很多了。

这两种植物的引进,是人口急剧增殖的一个基础原因。当然还有政治原因,就是康乾盛世的整体社会因素。

明代橱柜可以用吗

柜子的使用大约始于夏商时期,古时的“柜”,并非我们今天所见之柜,倒很像我们现在所见的箱子,而古代的“箱”,则是专指室内存放东西的地方。

出土文物中,截至目前年代最早的柜子,应该是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的小箱和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的漆木衣箱。

我们这里说它是箱子,是按现代人的说法,如果按战国时的称呼,则应称为“柜”。

到了汉代,才有了区别于现今所谓“箱”的小柜子,柜呈长方形,下有四足,柜顶中部有可以开启的柜盖,并装有暗锁,柜身以乳 钉作装饰。

到了唐代,就有了较大的柜,能放置多件物品。

宋代开始,已有专用的书柜,柜身呈方形,正面对开两门,内装两屉分为三格物。

一直到明代之后,才创造出许多柜架类的新品种来。

从功能上区分,中国古典柜架家具大致可分为四类:

卧室类:顶箱柜、官帽柜等。  

书房类:万历柜、网背书架、门书柜、千秋书架等。 

珍玩类:多宝格、珍宝柜、博古柜等。 

厨房类:亮格柜、碗橱等。

明代橱柜上的吊牌什么样

  马吊的玩法,据明代潘之恒《叶子谱》所载,是“以军令行之,法分四垒……各执其八而虚八为中营主将护之……选将以卢卜,植帜于坛,而三家环攻之。”这就是说,马吊牌由四个人玩,每人先取八张牌,剩余张作为“中营”,放在桌子中间。

  先通过掷骰来决定“主将”,主将相当于今日所谓的庄家(又叫“桩家”),其余三家则为闲家,三个闲家合力攻击庄家,使之下庄。庄家若胜可以连家,如败则轮流到下一家。打牌时,四人轮流出牌、取牌,出牌的原则是以大击小。

明代橱柜图片

明代橱柜的主要用途是储藏物品。柜的形体较大,有两扇对开的门;橱的形体较小。在橱面之下有抽屉。明代柜橱的形制很多,有圆角柜、方角柜、两件柜、四件柜、亮格柜、闷户橱等。

圆角柜全部用圆料制作,顶部有突出的圆形线脚(柜帽),故名。立柱与腿不分开,以一根圆料制作而成。门与柜体不以合页(即铰链)结合,而是采用木门轴直接插入。柜顶沿口突出,并有明显的例脚,上收下分,俗称“外八字”,这些都是明代圆角柜的基本特征。圆角柜稳重大方,坚固耐用。

方角柜基本造型与圆冷柜相同,不同之处是,柜体垂直,上下同大,四角见方,没有侧脚,一般门与柜体以合页结合。。一两件柜由两件柜子组合而成,故名。顶部是矮柜,下部是较高的立柜,又称“顶竖柜”。拼合方便、易于搬动,为明代常用家具之一。若以四件组合,则称为四件柜。

亮格柜实际为架格和柜子的组合物。常见形式架格在上,柜子在下,上可陈列文玩,下可储放书籍或物品。因上格透空明亮,故名。盛行于明代万历,亦称万历柜。

闷户橱颇似桌案,只是在案面之下有抽屉,有两个抽屉或三个抽屉,称为连二橱或连三橱。抽屉之下又有间仓(即暗仓),故名“闷户橱”。既能陈放、储存物品,亦可作桌案之用,非常实用,为典型明式家具,至今江市民间仍有沿用。

柜架类包括架格、亮格柜、圆角柜、方角柜。

(1)架格

架格又称为书架或亮格柜。又因其用途不一定用作放置图书,故不如称之为架格。

架格是以四根立柱为足,取横板将空间分隔成几层,用以陈置、存放物品的家具,因其多用来放书籍,也常被称为“书架”或“书格”。有的架格本身无足,用两个小几做腿,把架格架起,这可以说是架格的一种变体。柜格是将柜和格结合的造型,上部为格,用以陈设文玩器物,中间有两或三个抽屉,下部为柜,可以贮存物品。

架格的最基本形式是以立木为四足,四足间加横枨、顺枨承架格板,用横板将空间分隔成若干层,格板一般为三层或四层,最低一层格板之下安牙条及牙头。有的架格只分两层,在两层之间或两层之上或下加两三个小抽屉,抽屉有的前脸贴壸门式券口,造法与某些联二橱、联三橱的抽屉相似,多放在便于开启处,高度约到人胸际。常见的做法是在每层的后、左、右三面设栏杆似的装置,也有不设栏杆而在后背装板,或后背空敞,而在左右两面或左右前三面安券口或圈口;有的在后背安装透棂或三面安装透棂。

明式架格一般都高五、六尺,大多四面透空,依其面宽安装通长的格板,每格或完全空敞,或安券口,或安圈口,或安栏杆,或安透棂,其制作有简有繁,既增加了使用功能,又不破坏透空的艺术效果。而清代架格则将左右及后面用板封死,格下的抽屉和柜门多刻上烦琐的花纹,有的花纹带有明显的西洋装饰风格,构思独特,工艺精湛。至于用横、竖板将空间分隔成若干高低不等、大小有别的格子则是在清雍正时期开始流行的形式,这种格内屉板高低错落,俗称“博古架”或“百宝格”,专用来陈放文玩古器,放在书房、客厅雅致非常,有浓厚的清式家具风格。此外,安装玻璃和洋锁也是新的东西。

低矮的架格或称“矬书架”,一般略高于桌案,它可以靠窗台放,靠墙或贴落地罩放,在顶层之上置瓶花、文玩,或利用架上空间悬挂书画。清制矮架格木制的或漆木制的都较多,大都有竖格,纤巧烦琐,不复有明式意趣。

最简易的用柴木制成的架格,素白不施油饰,边牙条、牙头都不安。有一种民间普通使用存放食物的柴木通风架格,是一种介乎架格与柜子之间的家具,四面安装透棂,或后背装板,两侧及门均用直棂或寸许见方的透棂造成,透棂内可糊纱或任其空透,苏州一带把这种家具叫“饭橱”或“碗橱”,北京另有一个通俗形象的名称叫“气死猫”。也有极为考究的用紫檀制成,其用途当然是为了放置珍贵的图书文玩了。

架格各部分名称

以三层架格为例:

架格:是一种没有门,被隔板分成数层的家具,用于室内陈设物品。因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专放书籍的叫“书格”。在清代,架格的使用较明代普及,是书房、厅堂的主要陈设之一,在式样、做工上均优于明式。清式架格与明式不同,明式架格大多做成四面透空,清式架格则将左右及后面用板封闭,因而不如明式柜格亮丽大方。在清代后期,出现了安装玻璃的和洋式锁的架格,名称改为陈设柜。

架格,明式家具中立架空间被分隔成若干格层的一种家具。其功能主要供存放物品用,有些依据书体规格制造的称之谓书格或书架。架格美化家居,节省空间,实用性很高,清洁较为简便,等同于现今格架。

明代橱柜类家具

古代的柜子并不是说我们现在使用的柜子,而是一个装东西的箱子,叫“匣”。形式与柜无大区别,只是比柜小些。

直到汉代才有了“箱子”这个名称,器物则与战国前的柜子相同,多用于存贮衣被,称巾箱或衣箱,形体较大,是具备多种用途的家具。

两晋以后又有了“橱”这个名称,它是一种前开门的具有多种用途的家具,可供存贮书籍、衣被、食品等物。

唐代以后至明代,箱柜的形式无大变化,箱匣类大多做成盝顶盖,棱角处多以铜叶或铁叶包镶。

明清橱柜子图片

1、中式古典家具指具有收藏价值的旧式家具,主要指的是明代至清代四五百年间制作的家具,这个时期是中国传统家具制作的顶峰时代。2、还有仿明清式家具,是现代的技术工人继承了明清以来家具制作工艺生产和销售的家具。3、圈椅:620mm×480mm×1020mm其实从古至今没有那一件家具的尺寸是一成不变的,大小都有略微的差别

明代橱柜尺寸

橱柜尺寸大全

1,橱柜地柜高度尺寸:按照人体工程学,应为780mm更为合适。

2,橱柜地柜宽度尺寸:这个和水槽的大小有关,能放进最大水槽子的宽度及正常的宽度。家用的水槽(洗菜盆)最大的也是470mmX880mm,做橱柜最好要600~650mm左右更为合适,而且更美观。

3,橱柜台面厚度尺寸:石材的厚度有几种,10mm,15mm,20mm,25mm等,同种石材都有不同的厚度。

4,橱柜台面高度尺寸:橱柜台面的高度如果是橱柜应在780mm为合适。

5,橱柜底脚线的高度尺寸:低脚的高度一般为80mm,可以设计,一般分为石材脚,不锈钢脚,密度板脚,PVC板脚等。

6,橱柜抽屉滑轨尺寸:一般来说按照设计方式分为三节滑轨,抽邦滑轨,滚轮路轨尺寸分别是:250mm,300mm,350mm,400mm,450mm,500mm,550mm。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ynmeijia.com/zxgs/98810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