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石做橱柜多少钱1米(成吉思汗为什么接近神仙)
成吉思汗为什么接近神仙
1.孔子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旅行家。他所开创和拥有的自费旅行模式和旅行思想一直影响至今。据北京大学李零教授推算,孔子年轻时去过周、齐,晚年周游列国又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地。在他前后14年的旅行生涯中,累计行程达万里。
2.司马迁
司马迁是一位大旅行家,20岁左右就几乎走遍了当时汉文化覆盖的所有地区。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秋天,35岁的司马迁被汉武帝委派为特使郎中将,取道褒斜入汉中,先到巴郡、蜀郡;再跋山涉水来到朝廷新设的沈犁郡、越隽郡等地,抵达今贵州、云南等西南腹地,考察了少数民族的社会治安和民族风情,为其巨著《史记》的完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法显
法显,东晋僧人。他于隆安三年(399)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以西的沙漠到焉夷,向西南穿过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于阗,南越葱岭,取道今印度河流域,达天竺境;又横穿尼泊尔南部,至东天竺,在摩竭提国首都巴达弗邑留住3年,学梵书佛律。后来他取海路回国,由东天竺著名海港多摩梨帝(今印度加尔各答)乘商船到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留住2年,续得经本;再乘商船东归,于义熙九年(413)到达建康,西行历时15年。作为第一个抵达印度的中国人,法显的著作《佛国记》详细记录了一千五六百年以前中亚、南亚的历史、地理和宗教等方面的信息,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4.玄奘
玄奘,即小说《西游记》唐僧的原型。为求取真经,他只身一人前往天竺,历尽艰险,终达那烂陀寺。在佛国印度,他被奉为先知。19年中,他行走5万里路程,行经110多个国家,是名副其实的大旅行家。他的著作和由弟子整理的回忆录《大唐西域记》与《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成为印度历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最为重要的史料。在玄奘西行天竺的1300年后,英国考古学者和印度学者一道,手持《大唐西域记》在印度大地上按图索骥,相继发掘楚鹿野苑、菩提迦耶、库什那迦、蓝毗尼花园等遗址,中印度的历史得以重见天日。
5.丘处机
丘处机,号长春真人,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高徒之一。金兴定三年(1219),成吉思汗西征途中,听随行的中原人介绍丘处机法术超人,便遣使相召。1220年秋,73岁高龄的丘处机率弟子从山东莱州动身,行经万里,于1222年夏在大雪山(今阿富汗)与成吉思汗会见。他进言“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被成吉思汗尊称神仙。经他口述,弟子李志常整理的《长春真人西游记》流传千古。这本书记述了长春真人西行一路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
6.周达观
周达观,元代地理学家。元贞元年(1295),其奉命随使团出访真腊(今柬埔寨),他从温州港出发,南行广州,经占城(越南中部)、真蒲、查南等南洋多国,在海上航行3个月后抵达吴哥国。周达观在吴哥逗留约1年后回国,写下了著名的《真腊风土记》一书,成为研究柬埔寨古代文化极为重要的资料。1861年,在这本书的指引下,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在热带雨林中重新找到吴哥窟。
7.汪大渊
汪大渊,元朝时期的民间航海家,其生卒年代略晚于周达观。史载至顺元年(1330),年仅20岁的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海南岛、占城、苏门答腊、印度、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折向南直到莫桑比克,后又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休整两年后,他再次远航,最远到达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及澳洲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回国后他写出《岛夷志略》一书,记录了他前往的220余个国家和地区,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8.徐霞客
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从浙江宁海出发,三十多年时间里,东渡普陀,北历燕翼,南涉闽粤,西北直攀太华之巅,西南远达云贵边陲,足迹及于当时十四省。他的《徐霞客游记》长达60余万字,其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系统记述,是世界上最早关于这种地貌的研究考察记录,对民俗和地方历史的考察也独具新意。
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征服世界
话说,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位蒙古族的风云人物,他就是成吉思汗。想当初,从起兵开始,他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几乎征服了整个世界。那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究竟是如何征服世界的呢?下面咱们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首先,我们先共同回首一下成吉思汗其人。他全名叫孛儿只斤·铁木真,出生于1162年5月31日,系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尊号为“成吉思汗”。当然,如果我们说起他的身世,其实也挺可怜。还是在他9岁的时候,由于父亲被毒死,母亲就带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了数年非常艰难困苦的生活。
当然,也许正是由于其自己少年时期的磨炼,才培养出了他极其坚毅勇敢的军事素质和心理素质,并最终促使铁木真从苦难中崛起,成为了统一蒙古、统一中国、征服欧亚大陆的一代天骄。
事实上,在蒙古帝国刚建立初期,实力也并没有超过其它诸如匈奴、鲜卑、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政权。因为,当时,其他的那几个少数民族政权也曾都是具有强大实力和势力的区域统治者。不过,尽管如此,从秦至清,许多游牧政权也往往只能在边境进行有限的抄掠,至于想要突破长城而占领中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即使是在中原王朝最衰落的时候,强如清朝,也不过是因为吴三桂的叛变,才得以顺利通过长城而入主中原。所以说,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实际上唯有蒙古才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突破了长城防线,最终完成了消灭金朝和宋朝的伟业。
尤其是,成吉思汗所创立的蒙古帝国不仅仅在东方战场,即使在对西部的征服上,也同样令人折服。因为他们仅仅通过三次西征,就将几乎互相缠斗了数百年,也难分胜负的基督教势力和伊斯兰教势力推入到了绝境,最终胜利占据了从匈牙利、波兰到叙利亚的广大领土。
当然,究其原因,一方面,对于成吉思汗而言,他始终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战略眼光。所以,经过戎马一生,就打下了一个在世界历史上都是面积最大的蒙古帝国,并创下了世界上很多第一。比如,最西边到了欧洲一带的多瑙河;西南边到了中东地区的巴基斯坦;最南边到了淮河流域;最东边到了库页岛;最北边到了北极圈附近。另一方面, 成吉思汗的后人也都是一些征战杀场的旷世奇才,他们麾下的铁骑,所到之处是势如破竹,对手无不闻风丧胆,屈服于脚下。因而在其统治的稳定时期,蒙古帝国的版图就达到了4400多万平方公里,征服了世界上七百二十多个民族,四十多个多家,六亿多人口。甚至,就连曾经桀骜不驯的军事奇才拿破仑提起成吉思汗也都自叹不如。
为此,尽管如今各国的学者对成吉思汗都是评论各异,褒贬不一。但是,在一个点上,大家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成吉思汗是世界上最大的成功者,是对人类历史产生过最大影响的人。所以,在美国、日本等国所发起的评选千年伟人的一系列活动中,成吉思汗都被评为名副其实的“千年风云第一人”。
成吉思汗为啥
六个儿子,是窝阔台继承了汗位。
成吉思汗六个儿子:术赤,察河台,窝阔台,托雷,兀鲁赤,阔列坚,察兀儿,术儿彻。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承汗位,托雷监国,窝阔台死后,蒙哥继承蒙古汗位,公元1258年,蒙哥,忽必烈,兀良台合分三路进攻南宋,在攻打合州时,受伤,死于钓鱼山上,蒙哥死后,忽必烈继承了汗位
成吉思汗为什么接近神仙呢
丘处机于1222年初夏在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与成吉思汗会见。
进言“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被尊称“神仙”。在行宫中,成吉思汗对丘处机尊礼备至,不唤其姓名,只称呼“神仙”,并命丘处机统管天下僧道,豁免道士赋税差役。他们虽为君臣,无纲常之礼,诚挚相见,肝胆相照,被后人传为佳话。咳,至于两人的关系纯不纯洁,就要看你怎么想了.........成吉思汗为什么受人敬仰
是那些有勇气、有智慧、有功绩的勇士。因为成吉思汗提倡勇猛、果敢、宽容、公正,这些是他眼中英雄的基本标准。他认为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征服外族部落、发展自身实力、凝聚民族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从来看,成吉思汗的眼中英雄不仅仅是勇士,还包括那些有文化、有远见的人才,如传教士、大臣等,他们也是成吉思汗手下的英才。此外,成吉思汗的成功还离不开他的亲信、军师等一批人才,他们在战争、治理、外交等方面都有卓越表现,也是成吉思汗眼中的英雄。
成吉思汗为什么最接近神
成吉思汗已经是过去式,无需把他冠以这样的评价,最起码人家还是帝王一枚,在《元史》中关于元太祖评价,这样描述开头是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谓铁木真,握乾符而起朔土,帝深沉大略,顾能灭国四十用兵如神。这是明官方正史这样说,就连明太祖朱元璋也说天命真人取宋国运,接下来就是历代统治者和各国政要对其评价也是相当的高,甚至都视为偶像和学习对象,尤其军政界把他示为世界伟人。
像这样在世界上有极广影响的帝王,是很少有人污言秽语这样评价他,原因他留下来的影响遍布整个世界,对世界进步有推动的积极作用,这在中国历代帝王是很罕见的,很少有走出世界这样的人物,像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就连忽必烈都是专注于经营东方这一片天。而成吉思汗代表的却是东西方平衡观,如果没有他英明之举,哪会有以后人类极限的庞大蒙古帝国。
他代表的不止是帝王中的出色一位,更是一个民族的强盛推动者,至今成吉思汗仍以神这样对待,他是一个历史变革的符号,在内蒙古各地祭拜仪式上,都会因成吉思汗而光荣,最隆重的是每年鄂尔多斯伊洛霍金成吉思汗陵,他是供奉成吉思汗及其家族的衣冠冢,里面有驼毛里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寄留处,他是成吉思汗灵魂吸附地,羊油灯八百年不灭,证明灵魂永生,所以祭拜成陵的人络绎不绝。除此之外还有象征性的八百室,最早在忽必烈时成了祭祀地,到明朝中期漠北的一份也迁徙于鄂尔多斯,虽然不是真陵,可已算是唯一可以象征成吉思汗及黄金家族的遗物,所以成吉思汗不止在国外评价高,在国内也是一个民族英雄的骄傲,是他让世界为之震撼。所以这种延续性的效应也是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很罕见的,至今成吉思汗在今蒙古国成了他们代表的标志,一直影响各个方面,不论建筑物还是艺术品,钱币都有他的标志。
别的帝王已经被历史刷去,丢了墓冢,而成吉思汗精神却一直延续,他似乎不是元朝太祖,反而是代表真正意义上的草原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一位海洋之汗。因此国内外对古人有如此高的推崇,自然也不会把他示为恶魔,在唯一详细记载成吉思汗的《蒙古秘史》中,内容不会把血腥的东西提得过多,相反却把故事描述有诗意感,民族特色感。再者国外的史籍虽然有些很大胆,但主要还是偏向于成吉思汗一方,过多把他描述成治理者,源于写他的人是供职于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的伊儿汗国,所以一些不利的细节自然掠取。
成吉思汗在古代是作为成功的一方,并不是所谓成王败寇一类,反对的胜利者对前朝诋毁情有合理,可是成吉思汗统治这么大帝国,在他子孙中分裂成四大汗国加上元朝,他们国运在延续百年,时间久了,自然对起初开疆拓土事淡忘,尽而成了历史,对成吉思汗评价也就只看他大的一方面,没有必要纠结这么多,而只称谓为天之骄子。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