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装修报价 > 正文内容

岩画价值(岩画有哪些)

2023-06-19 01:20:06装修报价1

岩画价值

拉斯科洞窟的岩画,是指距今大约距今15000年前在科特迪瓦拉斯科洞穴内壁上刻画的许多图画。它们都是佛教、道教和原始宗教习俗中的神灵、动物和人类形象。这些岩画已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洞穴艺术之一,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很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其历史价值不可估量。

它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理解古代文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些岩画为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它们不仅是一种文化的表达,而且还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

岩画有哪些

来自伊朗的考古学者穆罕默德-纳瑟瑞法德在伊朗中部的霍梅恩地区发现了一组岩画。他坚信这组岩画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画,这意味着它们可能有超过四万年的历史。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画是一组酒杯图案。许多洞穴壁画保存得非常细致,那些绘画的年代从1500年前到令人难以置信的3.2万年前,以下是世界十大著名史前洞穴岩画。

  10.肖维岩洞

  这个地方知道1994年才被发现,肖维岩洞上面的图像包括猛犸、狮子、熊,甚至犀牛,据说这幅艺术作品大约有32,000年的历史,是这份名单中最早的一幅。

  9.马古拉洞

  马古拉洞穴中的画作是用蝙蝠粪便作为媒介完成的,这些画据说是在4000到8000年前完成的,它们描绘了来自这个地区的各种各样的动物。

  8.卡卡杜国家公园乌比尔

  乌比尔位于卡卡杜国家公园岩石上,这里有着大约5000幅绘画,这些画中最古老的据说有2万年的历史,这个独特的土著艺术品不仅包括动物的素描,还包括动物的骨骼。

  7.塔德拉尔特·阿卡库斯石窟

  这个收藏中独一无二的画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000年到公元100年,这些画显示了撒哈拉沙漠曾经是什么样子,葱郁的绿色地区和湖泊的水,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被描绘在这些洞穴的墙壁上。

  6.塞拉达卡皮瓦拉

  位于塞拉达卡皮瓦拉国家公园的最古老的洞穴壁画据说有两万五千年的历史,这些画非常详细的描述了狩猎派对和仪式。

  5.拉斯科洞窟

  据估计,这个洞穴的墙壁上的画有超过一万七千年的历史。由于担心过多的游客会对艺术作品造成破坏,这个洞穴已不再对公众开放。

  4.比莫贝卡特石窟

  比莫贝卡特由印度中部的600多个岩石组成,大部分的画都是红色和白色的。据专家介绍,这些画大约有12000年的历史。

  3.Laas Gaal石洞

  这些画的轮廓清晰,色彩鲜明,尽管据说是5000年到11000年之间的作品,但仍然与众不同,这些壁画是非洲大陆保存最完好的洞穴壁画。

  2.阿尔塔米拉洞窟

  阿尔塔米拉洞窟的壁画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洞穴绘画,这幅艺术品是19世纪末被马塞利诺·桑兹·索托拉发现的,据说它有14000到18500年的历史。

  1.平图拉斯河手洞

  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独特洞穴壁画是在阿根廷的圣克鲁斯省发现的,其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人手印,这些手大部分是左手,这些洞穴壁画是3000到9000年前的。

岩画的作用

1973 年,一件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舞蹈纹彩陶盆出土引起轰动:能歌善舞的人们手拉手,婆娑起舞,伴随着欢快的节奏,连臂踏歌,表演起酣畅的舞蹈……这些元素鲜活地定格在了仰韶彩陶盆上。这件艺术瑰宝沉睡了五千多年重现世人面前,让世人第一次看到了五千年前远古先民乐舞的直观形象,给人以优美的视觉享受,产生无穷的遐想。

约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3000,东方以黄河中上游为中心的仰韶文化绚丽绽放,仰韶彩陶盆上的人们连臂起舞。数千年来,融化在不同语言、文化、历史、信仰和价值观中相同的精神气质,随着彩陶艺术的流变和绵延,体现出人类艺术和审美意识的产生、凝结和发展。她所承载着的冥想与哲思、呈现着的心境与追求,千百年来一直让人追寻不已。

仰韶美器:

舞蹈纹彩陶盆,出土于1973 年,它高 14cm,口径 29cm、腹径28cm、底径 10cm,卷口,鼓腹,平底,内外黑彩。属于新石器后期仰韶文化典型器物,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和《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舞蹈纹彩陶盆以其极高历史、艺术价值被国家博物馆珍藏。彩陶盆环形内壁上绘有三组舞蹈场面,每组五人,组与组之间有弧线相隔,这些弧线似婆娑的树林,又似微风吹拂的芦苇。画中人物手拉手,迈着有节奏的步伐,“相与连臂,踏地为节”。

这件彩陶盆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先民们用舞蹈庆祝丰收、欢庆胜利,或是祈求上苍,或是图腾崇拜舞蹈。舞蹈纹彩陶盆构图生动,画面简洁,线条洗练,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和审美意识,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价值。为研究仰韶文化和我国原始社会音乐、舞蹈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专家点评:

在远古时代的盛夏,那生动的构图,洗练的线条,欢乐的乐舞场景,令每一位观众惊叹不已,引发了众人对江河源历史文化的研究,引起考古学家、 美术史家的高度评价和纷纷撰文诠释,揭开彩陶盆所反映的上古先民文化创造的秘密。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常务馆长、研究会秘书长王强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舞蹈纹彩陶盆是反映马家窑文化的创造者古羌人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在远古时代的盛夏,那生动的构图,洗练的线条,令每一位观众惊叹不已,引发了众人对江河源历史文化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考古专业教授汤惠生先生评述:“手拉手人群形象的环形舞和连臂舞是两河流域、古印度乃至欧洲等世界范围新石器时代彩陶和岩画艺术形式中的一个常见主题。环形舞应起源

岩画作品解读

将军崖岩画在连云港市郊西南约九公里锦屏山马耳峰南麓,桃花涧的西侧。此地原有一副骑马武士的石刻图,故名将军崖。可惜的是此石刻后因开山取石被炸毁,武士石刻的年代不详,也没查到相关资料。只有将军崖下一个隆起的山包上,史前岩画一直保存至今。

将军崖一侧的桃花涧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迹。李洪甫《连云港市桃花涧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试掘报告》一文介绍了在此地试掘所获得的一批石器材料。

南京博物院房迎三等在将军崖附近又试掘了一处旧石器晚期遗址,相关材料报告在《江苏连云港将军崖旧石器晚期遗址的考古发掘与收获》一文中。文中公布了在这一遗址处发掘的的石器图片,并认定将军崖遗址是江苏北部和山东南部地区目前发现的最好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据连云港市博物馆《连云港将军崖岩画遗迹调查》一文介绍,岩画刻于海拔20米处,分布在长22米,宽15米的平整光亮的黑色岩石上,报告将其分为三组,内容有人面、农作物、鸟兽、星云等图案和符号。

李洪甫在《将军崖岩画遗迹的初步探索》认为岩画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1980年7月俞伟超先生来此处考察时认为:“这是一处重要的历史遗存,这是一次重要的发现。它不仅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一处岩画而且是一处反映3000年前我国东夷部落生产和生活的画面。”后来俞伟超先生将岩画推定为3000年前殷商之际东夷部落的社祀场所。

汤惠生在《将军崖史前岩画遗址的断代及相关问题的讨论》一文中,运用微腐蚀断代技术得出结论,认为人面像距今4300—4500年,大致相当于青莲岗文化的晚期,与李洪甫给定的新石器时代基本一致。同时,该文还指出当时的将军崖岩画处于海边。也就是说此地原是海边的一块巨石。

结合此地的考古发掘采集到石器,足以证明先民在此生产生活。此地曾是海边的巨石也可信。那么岩画所处的位置极有可能是海边先民祭祀的祭坛。

岩画的内容人面图像、农作物图案,包括禾苗等共计有十三种之多的农作物,以及鸟头形图案,动物头骨图案、兽面纹、星云图案等均指向了祭祀。

当然,关于这些图案的解读目前仍无定论,故而有“神秘天书”之称。我个人认为倒不是绝对的神秘,上述的岩画内容在同一时代的其他地区都能找到影子,作为先民最重要的集体活动场所——祭坛,出现这些岩画并不稀奇,这只是先民信仰最朴素的反映。

来到将军崖已近日暮,冬日的暖阳缓缓西下,站在岩画所在的山包上,遥望天机,仿眼前曾是烟波浩渺的大海。沧海桑田,岁月变迁,时间和空间交错下的将军崖,是穿越时空,重回现场最好的场所。

岩画鉴赏

欧洲拉斯特彩绘岩画位于西班牙东部的地中海沿岸,岩画被画在露天的石灰质山岩的隐蔽处,以彩绘为主,刻画很少见到;内容以人物为主。有狩猎场面、战争场面、反映当时妇女生活的场面,此外还有描写处死敌人首领和部族成员的行刑场面、舞蹈场面和收获场面。

在具体表现上,人物被表现成剪影效果,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动势,但忽略细节刻画。构图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岩画艺术

被称为我国最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就是莫高窟,这里俗称就是千佛洞,处于的地段就在敦煌。修建的时间是十六国的前秦时期,经历了很多的朝代才有现在这样的规模。目前洞窟的数量大概是735个,壁画占地面积是4.5万平方米。

现如今莫高窟,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并列成为是中国的三大石窟,还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从莫高窟被开放之后,成功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洞窟主要就是有七佛窟和禅窟等组成,包含的内容有菩萨和弟子等。

在莫高窟之中可以观赏都爱很多的壁画,呈现出富丽多彩的画面。还有各种不同的佛经故事和亭台楼阁等,各种不同的场面,置身其中去感受足以带来很大的震惊感。同时各个朝代的壁画,呈现出来的绘画风格也完全不同。

岩画的意义价值

分析扎西岛岩画的内容和主题, 揭示原始岩画创作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生活场景的描述, 二是原始先民崇拜情结的表现.关键词: 原始岩画; 遗迹; 生活场景

岩画的价值

1940年9月12日,法国西南部道尔多尼州乡村的四个儿童带着狗在追捉野兔。突然野兔不见了,狗也不见了。孩子们这才发现兔和狗跑进一个山洞,他们进入洞里,结果发现一个原始人庞大的画廊。

它由通道组成,其中有一个外形不规则的圆厅最为壮观,洞顶画有65头大型动物形象,有从2米到3米长的野马、野牛、鹿,有4头巨大公牛,最长的约5米以上,真是惊世的杰作。这就是同阿尔塔米拉洞齐名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就其史前艺术的考古价值来看,可以认为是又一次的地理大发现。法国拉斯科洞窟中的动物壁画是人类美术史上最早的绘画记录,距今已有15000年左右,它被誉为“史前的卢浮宫”。

岩画艺术鉴赏

中国传统艺术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主要代表性艺术有书法、音乐、剪纸、绘画和戏曲等。中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

艺术的定义之一是,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而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中国的传统艺术则是历代的中国画家,书法家,手工艺者,诗人,建筑师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他们对中国人、社会和环境的理解所呈现给我们的,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一幅文化长卷。

比如历史最早的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住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化装饰。

先秦绘画己在一些古籍中有了记载,如周代宫、明堂、庙祠中的历史人物、战国漆器、青铜器纹饰,楚国出土帛画等,都己达到较高的水平。

秦汉王朝是中国早期历史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大国,疆域辽阔,国势强盛,丝绸之路沟通着中外艺术交流,绘画艺术空前发展与繁荣。尤其是汉代盛行厚葬之风,其墓室壁画及画像砖画像石以及随葬帛画,生动塑造了现实、历史、神话人物形象,具有动态性、情节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其画风往往气魄宏大,笔势流动,既有粗犷豪放,又有细密瑰丽,内容丰富博杂,形式多姿多彩。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仍,民生疾苦,但是绘画仍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苦难给佛教提供了传播的土壤,佛教美术勃然兴起。如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都保存了大量的该时期壁画,艺术造诣极高。由于上层社会对绘事的爱好和参与,除了工匠,还涌现出一批有文化教养的上流社会知名画家,如顾恺之等。这一时期玄学流行,文人崇尚飘逸通脱,画史画论等著作开始出现,山水画、花鸟画开始萌芽,这个时期的绘画注重精神状态的刻画及气质的表现,以文学为题材的绘画日趋流行。

隋唐时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比较繁荣,对外交流活跃,给绘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机运,在人物画方面虽然佛教壁画中西域画风仍在流行,但吴道子、周昉等人具有鲜明中原画风的作品占了绝对优势,民族风格日益成熟,展子虔、李思训、王维、张缲等人的山水画、花鸟画己工整富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在中国,绘画的真实性在12世纪宋朝时已发展到高峰,尤以郭熙的《早春图》为写实主义的巅峰,以后就开始转向主观情趣的抒发,自王维被盛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後,文人画悠久的传统便延续至今。又自北宋後,中国绘画渐趋注重笔墨情趣的形式主义,举例而言文徵明的画即意不在山水的描绘而是藉由山水来堆砌各种运笔的手法。到15世纪的明朝末年,清朝初期时,画家已经开始向表现自我方向转化,不注重客观世界的描绘,而是,八大山人、扬州八怪、任伯年、吴昌硕等都有很强的自我风格,而不再计较再现自然的真实性。 现代画家如齐白石、张大千等更体现出大家风范,他们画的不一定真实,但任何人也模仿不出他们画的精髓!

五代历史

五代两宋之后,中国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完备一,出现了一个鼎盛时期,朝廷设置画院,扩充机构编制,延揽人才,并授以职衔,宫廷绘画盛极一时,文人学士亦把绘画视作雅事并提出了鲜明的审美标准,故画家辈出,佳作纷呈,而且在理论上和创作上亦形成了一套独的体系,其内容、形式、技法都出现了丰富精采、多头发展的繁荣局面。 绘画发展至元、明、清,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在题材上,山水画、花鸟画占据了绝对的地位。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绪,“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趋附大众审美要求,借绘画以示高雅,表现闲情逸趣,倡导“师造化”、“法心源”,强调人品画品的统一,并且注重将笔墨情趣与诗、书、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绘画样式,涌现了众多的杰出画家、画派,以及难以数计的优秀作品。

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它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建构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这种出色的技巧与手段,不仅使中国传统绘画独具艺术魄力,而且日益为世界现代艺术所借鉴吸收。

书法艺术

中国的书法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它不仅是表达观念的符号,更是表情达意的形态。

王羲之书法

中国书法以毛笔、宣纸、墨和石砚为工具。书写者使用毛笔,蘸取在砚台中磨研适度的墨汁,在宣纸上书写。

中国书法起源于汉字,而象形则是汉字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它与绘画一样是以客观物象为依据生发出来的,因而中国书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有着一种血脉相通的联系。

书法不仅统领中国绘画,使之在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传播;同时,书法还与文学诗歌、与篆刻造型、与音乐舞蹈等中华民族姊妹文化有着无法斩断的亲密关系。

书法不仅是一种表现性艺术,通过作品将书法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及情趣爱好等折射出来,即“字如其人”或“书为心画”;同时,书法还是一种实用性艺术,常被用于题辞、牌匾。

由此可见,书法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是更倾向于表现主观精神的艺术。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使中国书法自甲骨文与金文开始,经过一系列演变,形成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等不同体式;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黄庭坚等众多杰出的书法家,形成不同流派,并在不同朝代各领风骚,将中国书法艺术发展至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

音乐艺术

国乐、新音乐、中国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和外延各不相同。

京胡

中国传统音乐可分五类。我们在许多民乐CD中都可看到“国乐”二字,这“国乐”指的是从古代流传下来,在近代又有所发展的属于“国粹”的音乐,可见“国乐”的创作时间指的是古代;

“新音乐”指的是那些学习过西方音乐的人所写的音乐,如学堂乐歌,可见新音乐的创作时间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中国音乐”则不仅指古代传承下来的音乐,也指中国人按西方理论创作和改编的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学堂乐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但大多院校在教学中把歌舞音乐并入民歌,于是就变成四大类:民歌、民族器乐、曲艺(即“说唱”)音乐、戏曲音乐。

实际上,“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且我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民间音乐,还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

杜亚雄先生则将中国传统音乐分类如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度曲;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伊期兰教音乐、萨满教及其它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导迎及巡幸乐、宴乐。

戏曲艺术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角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念、做、打等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戏曲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其中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2][3]其它比较流行的剧种:昆曲、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豫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服饰艺术

基本形式

传统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上衣下裳制,相传起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一传说可以在甘肃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绘中,得到印证。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下裳的服制,据《释名·释衣服》载:“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的形状多为交领右衽,下裳类似围裙的形状,腰系带,下系芾。这种服制对后世影响很大。

衣裳连属制,古称深衣,始创于周代。《礼记·深衣》注称:“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深衣同当代的连衣裙结构类似,上衣下裳在腰处缝合为一体,领、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绣缘边。深衣这一形制,影响于后世服饰,汉代命妇以它为礼服,古代的袍衫也都采用这种衣裳连属的形式,甚至现今的连衣裙也是深衣制的沿革。

历代演变

夏、商、西周时期的华夏服饰

商朝服饰

原始时代的服装形式,虽有个别考古资料的发现,但由于材料太少,还不能对该时期的服饰作详细的说明。夏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饰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河南安阳出土的石雕奴隶主雕像,头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领衣,下着裙,腰束大带,扎裹腿,穿翘尖鞋。这大体反映了商代服饰的情况。周初制礼作乐,对贵族和平民阶层的冠服制度作了详细规定,统治者以严格的等级服装来显示自己的尊贵和威严。深衣和冕服始于周代,这两种服制,对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时期胡服的出现

战国时期服饰

春秋战国时期在服装方面最重要的变化,是深衣的广泛流行和胡服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促进了汉族宽衣博带、长裙长袍服装的改革。赵武灵王为了军队的战斗力,冲破阻力,下令全国穿游牧民族的短衣长裤,学习骑射,终于使赵国强盛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装改革,胡服从此盛行。伴随胡服也传来了带钩,它是用于结束革带的,由于它比革带的扎结方式更加便捷,因而很快就流行起来。

相关知识:“胡”是个模糊用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时专指匈奴,有时泛指从东北到西北诸游牧民族,有时甚至还要更宽泛一些。因此,胡服是指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他们为了游牧骑马的需要,多穿窄袖短衣、长裤和靴子。沈括说:“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一个“全”字,或者把话说得有点过分,但胡服对汉族服饰的发展确实影响极其巨大。

传统冠服制在汉朝的确立

汉朝服饰

汉代深衣仍很流行,汉代是传统冠服制的确立时期。汉代的裤是开裆的,裤,古称绔。《说文》:“绔,胫衣也。”《释名·释衣服》:“绔,跨也,两股各跨别也。”由此可见,当时的绔是开裆的,外罩以裳或深衣。后虽然出现满裆裤,但开裆裤仍长期存在。

魏晋南北朝时胡服的流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服装史上又一个大转变的时期。由于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胡服成为社会上司空见惯的装束,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装,受胡服的影响最为强烈。他们将胡服中窄袖紧身、圆领、开衩等因素吸收到原有的服饰中来。汉族贵族也在胡服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方法是将其长度加长,加大袖口和裤口,改左衽为右衽。但礼服仍然是传统的汉族礼服形式。

魏晋南北朝服饰

隋唐时期-服装的转变时期

隋唐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使其能上承历史服饰之源头,下启后世服饰制度之经道,所以,这一时期成为我国古代服饰制度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男子的常服为幞头、袍衫、穿长靿靴。但此时的袍衫与前朝略有不同,式样为圆领、右衽、窄袖、领袖裾无缘边。此外,还有襕袍衫和缺胯袍衫等式样。这种袍衫主要是受胡服影响,并且与汉族的生活习惯和礼仪特点相结合,形成了这时期袍衫的风格。

隋唐时期女服

隋唐时期侍女胡服

宋代的服装趋于保守

宋代的服饰,大体沿袭唐制,但在服装式样和名称上略有差异。宋代的缺胯袍衫式样有广袖大身和窄袖紧身两种。穿褙子和半臂的习惯极为普遍,但都不能作为礼服穿用。总的来说,宋代的服饰比较拘谨保守,色彩也不及以前鲜艳,给人以质朴、洁净、淡雅之感,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尤其是程朱理学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宋代官服

辽、金、元时期

辽、金、元服饰

辽、金、元时期的服饰既沿袭汉人的礼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辽、金、元时期的服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沿袭汉唐和宋代的礼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辽金男子的服饰多为圆领、袖的缺胯袍,着长统靴或尖头靴,下穿裤,腰间束带。元代男子的服饰有汉族的圆领、交领袍,也有本民族的质孙服,其形制与深衣类似,衣袖窄瘦,下裳较短,衣长至膝下,在腰间有无数褶裥,形如现今的百褶裙,在腰部还加有横襕。领型有右衽交领、方领和盘领。下穿小口裤,脚穿络缝靴。服色以白、蓝、赭为主。此外,元代服饰在质料上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棉花的广泛种植,棉布成为服饰材料的主要品种。

明清时代

明代的服装继承前代,清代由于距今较近,故其时期的服装对近代影响较大。

明代的服饰,大体上沿袭唐制,但宋元服装形式中的某些式样也有保留。清代的服饰对近现代服装形式影响较大,由于清代统治者始终实行破坏汉文化的“剃发易服”政策,男子服饰因此改变巨大,可分为两种:满族民族服装;外来西洋服装。清代袍的式样,就是满族服装的代表。一般袖子比较窄瘦,礼服是箭袖,又称马蹄袖。袍身用钮扣系结。右衽大襟,圆领口。皇室的袍有前后左右四开气,而士庶男子只能在左右开气。马挂是清朝特有的服装,它式样多为圆领,有对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样,有长袖、短袖、大袖、窄袖之分,但均为平袖口。直到清末和辛亥革命后,西洋服装逐渐传入,其至今仍是人们的日常服装。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许许多多的民间艺术贯穿古今,一直延续到今天,为我们的文化生活添姿加彩。

岩画概念

绘画的定义一般是从材料划分:油画、宣画、版画、岩画、水彩画、水粉画等等。 具体可以进行各种分类。 从表现对象上可分类为风景画,人物画、静物画、动物画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ynmeijia.com/zxbj/98855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