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龙鱼价格及图片(龙鱼的种类与鉴别)
龙鱼的种类与鉴别
龙鱼,原产地称之为AROWANA,华人的发音为“亚罗娃娜”,是西班牙语“长舌”的意思。其学名“SCLEROPAGES”是舌头、硬咽状的意思,按分类学上龙鱼隶属于OSTEOGLOSSIDAE科(骨舌鱼科,又叫骨咽鱼科)。
龙鱼,属于骨舌鱼科,是一种大型的淡水鱼。早在远古石炭纪时就已经存在。该鱼的发现始于1829年,在南美亚马逊流域,当时是由美国鱼类学家温带理博士(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国鱼类学家卑鲁告蓝博士在越南西贡又发现红色龙鱼。1966年,法国鱼类学家布蓝和多巴顿在金边又发现了龙鱼的另外一个品种。之后又有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相继在越南,马来西亚半岛,印尼的苏门答腊、班加岛、比婆罗州和泰国发现了另外一些龙鱼品种,于是就把龙鱼分成金龙鱼、橙红龙鱼、黄金龙鱼、白金龙鱼、青龙鱼和银龙鱼等。真正作为观赏鱼引入水族箱是始于50年代后期的美国,直至80年代才逐渐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
龙鱼全身闪烁着青色的光芒,圆大的鳞片受光线照射后发出粉红色的光辉,各鳍也呈现出各种色彩。不同的龙鱼有其不同的色彩。例如,东南亚的红龙幼鱼,鳞片红小,白色微红,成体时鳃盖边缘和鳃舌呈深红色,鳞片闪闪生辉;黄金龙、白金龙和青龙的鳞片边缘分别呈金黄色、白金色和青色,其中有紫红色斑块者最为名贵。这一科龙鱼的主要特征还有它的鳔为网眼状,常有鳃上器官。
龙鱼属肉食性鱼类,从幼鱼到成鱼,都必须投喂动物性饵料,以投喂活动的小鱼最佳。动物内脏,易妨害消化系统,不可投喂。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多选用对虾饲料(浮性)。提醒您一点的是:鱼和人一样需要各种养份,不可以投喂一种饵料,应制定出一份营养丰富的菜单,以确保它的营养均衡。
龙鱼适应的水温介于24~29℃均可,如果鱼只适应良好,甚至可以适应22~31℃的温度。不过龙鱼和其他的观赏鱼一样,切忌水温急剧变化。
亚洲龙鱼包括:红龙鱼(红龙鱼班加红龙鱼)、金龙(红尾金龙鱼过背金龙鱼)、白金龙、青龙等
澳洲的龙鱼有两种:星点珍珠龙鱼、珍珠龙鱼
南美洲骨舌鱼科的鱼类主要有三种:银龙、黑龙、象鱼(又叫海象、巨骨舌鱼)
非洲骨舌鱼只有一种称为尼罗河龙鱼
龙鱼有哪几种
金龙鱼(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又名亚洲龙鱼、金龙鱼,美丽硬仆骨舌鱼种硬仆骨舌鱼属鱼。一种古老的原始淡水鱼类,原产马来西亚、印尼、苏门答腊等地河流和湖泊。
成鱼体长40-50厘米,寿命可达数十年。性情凶猛,主要猎食活鱼虾、水生昆虫、青蛙等。亲鱼将鱼卵产含于口中直至孵出幼鱼,所以有“龙吐珠”的俗名。自20世纪中后被开发成为观赏鱼,因其泛闪金属光泽如盔甲般的鳞被和鲜艳的光色(金色、红色等)及威风凛凛的仪态而备受瞩目,成为极名贵的观赏鱼之一。
形态特征
美丽硬仆骨舌鱼因其体型硕大扁长,躯干部覆盖着硕大而排列整齐的闪耀着光芒的鳞片;口大,口唇角有两条触须,游动时神态悠然,活像神话中的“龙”,故此得名“龙鱼”。它至今仍保留着远古时代的体型特征,素有“鱼类活化石”之称,极具饲养与观赏价值。下颌具须,体侧扁,腹部有棱突的古老淡水鱼种群。
幼鱼时特征为蓝呈绿底浅红带点内金色细框,成长后浅经的鳞框会转变成金黄色,且金黄色蓝或绿底的鳞杠会达到鳞片的第五排,越过整个墨绿色的背部,其中与红发愤金的差别除了鳞片外,就是发愤部及臀鳍的差异,背及尾鳍的上半部则应呈现出深蓝色。
浑身金色,是五层鳞片,类似于金条,大受华人商业家的欢迎,主要取其吉利。此外金龙鱼有几个不同颜色的变种:“红龙鱼”、“绿龙鱼”、“黄尾龙鱼”等。
龙鱼常见品种饲养与现状
龙鱼品种。
硬骨鱼纲骨舌鱼目鱼类,蓝色的质感是丝绒一般的细滑的蓝,较少会有铁蓝等金属色调的冷感,此类鱼成鱼后多为粗框型的蓝底。
饲养经验:1.水温不可过高,保持26-27度对于维持鳞底最为有利。
2.喂食不可过多,我的做法是每日喂2次,每次只喂4分饱;每周停食1-2日。
3.长期保持水质稳定、新鲜。
4.环境色的色彩亮度宜适中,以湖蓝为佳。
5.灯光最好不要仅用植物灯,最好同时使用卤素灯、月光蓝灯与植物灯。
6.饲育环境最好亮度充分,每日照明时间不少于8小时;保持规律作息。
7.多喂一些素食性昆虫。
龙鱼的种类与鉴别图片
蓝龙鱼其实不是龙鱼的分类,人们都说的蓝龙鱼是蓝曼龙,又叫蓝星鱼。
当然龙鱼中也有底色是蓝色的,比如说蓝底辣椒红龙。
龙鱼的种类与鉴别方法
金龙,银龙,蓝龙,金龙是最好辨别的了,大家都有见过超市里有个适用油的牌子叫金龙鱼吧,那个油桶上的鱼就是金龙鱼,全身金色透亮,是龙鱼中价格最贵的,其次是银龙鱼,区别是周体银色,不懂行的看着貌似带鱼,不同的就是银龙体款头型没有那么尖,蓝龙是价格最实惠的,也是最易喂养的,对水温度没有太高的要求,区别就是比银龙的体色稍微发蓝,龙鱼擅长肉食,生长的非常快,也是观赏鱼中极为上品的种类,更是商业人士的吉祥物!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