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的新兴电视机品牌(90年代电视机普及率)
90年代电视机普及率
1980年10月22日,中国第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在天津无线电厂建成,并举行试生产开工仪式。这条彩电生产线是从日本胜利公司引进,并参照中国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这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大批量生产彩色电视机的开始。
中国电视制造业发展史:
1958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在天津712厂诞生。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
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
1982年10月份竣工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我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并很快形成规模,全国引进大大小小彩电生产线100多条,并涌现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1985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但由于我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只有17.2台和0.8台。
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
1985-1993年,中国彩电市场实现了大规模从黑白电视替换到彩色电视的升级换代。
1993年,TCL在上半年就开始推出“TCL王牌”大屏幕彩电,29英寸彩电的市场价格在6000元左右,到年底已经售出10多万台。
1996年3月,长虹向全国发布了第一次大规模降价的宣言——降低彩电价格8%至18%,两个月后,康佳随后跟进,打响了彩电业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价格战。
当年4月,长虹的销售额跃居市场第一,国产品牌通过价格战将国外品牌大量的市场份额夺在了手中。这场降价战后来也导致整个中国彩电业的大洗牌,几十家彩电生产厂商从此退出。
1999年,消费级等离子彩电出现在国内商场。当时40英寸等离子彩电的价格在十几万元。
2001年,中国彩电业大面积亏损,康佳、厦华、高路华亏损,长虹每股赢利只有1分钱,这种局面直到2002年才通过技术提升得以扭转。
2002年,长虹宣布研制成功了中国首台屏幕最大的液晶电视。其屏幕尺寸大大突破22英寸的传统业界极限,屏幕尺寸达到了30英寸,当时被誉为“中国第一屏”。
2002年,TCL发动等离子电视“普及风暴”,开启了等离子电视走向消费者家庭的大门。海信随即跟进。
2003年4月,倪润峰掀起背投普及计划,背投电视最高降幅达40%。
2004年,美国开始对中国彩电实施反倾销,导致中国彩电无法直接进入美国市场。
2004年,中国彩电总销量是3500万台,其中平板电视销量不过区区40万台,占整个彩电产品的1.14%。
2004年10月开始,平板电视在国内几个主要大城市市场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传统CRT(模拟)彩电。
2005年上半年,我国平板彩电的销售量达到72.5万台,同比增长260%;城市家庭液晶电视拥有率达到了3.56%,等离子电视拥有率也达到了2.81%。
90年代电视机普及率高的原因
有啊
90年代已经差不多普及了彩色CRT电视了。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同一地点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
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的上广电集团。1982年10月份竣工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中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并很快形成规模,全国引进大大小小彩电生产线100多条,并涌现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1985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但由于中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只有17.2台和0.8台。
1987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
90年代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
上世纪九十年代确实是相声史的一个低谷,大量的相声演员改行,在电视媒体上的地位逐渐被小品取代,曝光率越来越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相声沦落至此,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不过我认为如下两方面原因是重点: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娱乐需求也随之增加,各种新鲜的娱乐方式不断出现,比如卡拉OK、歌舞厅、台球厅、录像厅、电动游戏厅都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而窝在家里看电视这种娱乐方式逐渐被年轻人抛弃,相声已经与年轻人的生活脱节了。
只有在逢年过节时,年轻人才会和家人围在一起看电视,以春晚最为典型,那时也是春晚收视率的高峰期。因为电视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了,传统的过节团聚意识比现在要浓厚的多,所以只要抓住春晚这个舞台,相声也不至于没落。
但是,相声终究还是没落了,因为春晚这个舞台也几乎失去了,这就涉及到另一方面的原因,即相声演员的作品问题。
1990-1993年春晚是相声最后的辉煌,每一年都有5-7个相声,但是到1994年锐减至2个,此后一直维持着2-3个节目的水平。
比起数量减少更令人痛心的是质量的下降。1991年春晚,姜昆的《着急》;1993年春晚,姜昆的《楼道曲》;1994年春晚,冯巩和牛群合作的《点子公司》都是广为流传的经典节目;1995-1999年,春晚五年仅有一个作品被后世称为经典,既侯耀文和石富宽的《京九演义》,节目质量的下降趋势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以赵本山、宋丹丹、郭达、蔡明、巩汉林、赵丽蓉等为代表的小品演员开始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无论是笑点,还是背后想要表达的内涵,都比干巴巴的相声要丰富的多,理所当然的取代相声的地位,成为春晚舞台上最受欢迎的节目。
相声既得不到年轻人的喜爱,又失去了春晚这个最大的舞台,衰落是必然的。2005年以后,相声之所以又回暖,是因为郭德纲又为相声找到了新的舞台,即小剧场,并以此为根据地,不断拓展生存空间,又将相声带火了!
中国90年代电视机普及率
一九八三年有线电视要收费。但是唐山地区在当时还没有有线电视。唐山还没有电视台。电视普及率很少。唐山地区的电视用户只能收看中央电视台第一套,第二套节目。现在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电视机,能收看全国各省电视节目。和中央电视台全部频道节目。有线电视收费的
九十年代电视机价格
《迪迦奥特曼》的拍摄时间为1996——1997,迪迦奥特曼(共52集),是为了纪念奥特曼这个形象建立30周年而拍的。迪迦·奥特曼是圆谷特摄剧《迪迦·奥特曼》中的主人公。属于平成系奥特曼,不同于其他奥特曼的是,迪迦奥特曼是超古代时期就出现在地球的巨人。迪迦本来是和三个黑暗巨人一起的暗黑奥特曼,后来因超古代时期的地球警备队队长幽玲劝说下放弃黑暗,改而取得光之力量,并打倒本是同伴的三个黑暗巨人,汲取他们的能力,最终并成为光之巨人奥特曼迪迦。
90年代电视机普及了吗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即九几年的时候,已经有带遥控器的彩电了。我国彩色电视机的普及就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的,拥有一台带遥控器的彩电是很多家庭的追求,当时彩电主要是以日本松下东芝等进口品牌为主,国产品牌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90年代电视机都有啥牌子有几种
记忆中的中国电视最疯狂的年代是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那时候电视和电冰箱一样几乎成为那个年代中国家庭现代化的代名词,任何品牌的电视机都非常紧缺,而安徽的“黄山”和“沙巴”等品牌也红极一时,现在也和全国许多电视机品牌一样成为渐渐远去的背影...... 金星 金星牌彩电是原上海电视机厂(现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上广电)的名牌产品。曾经有相当高的好评和知名度。 1978年,国家批准上海电视机厂引进全国第一条彩电生产线,1982年10月份正式竣工投产金星牌彩电。此后,金星作为上海市标志性产品,先后荣获国家商业部“全国最畅销国产名牌产品金桥奖”、“中华名牌大屏幕彩电”、“全国大商场推荐市场名优商品”、中国质量协会“用户最满意产品”、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方圆标志”、“中国五大畅销品牌”及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合格证书等各种荣誉和奖项。 金星彩电选择的发展思路是“适度规模,适当份额”,“高科技含量,高品质质量”。其市场定位主要针对上海本地,提出金星精品彩电要同上海作为全国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相适应。也先后推出过图文电视、数码系列产品等高新技术功能和16∶9宽屏彩电、等离子彩电、全平彩电、43英寸背投彩电等。 直到2000年,金星彩电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还占据绝对优势,金星彩电的产销量在国内约排在第五、第六位,但在上海本地市场则排名第一。但是,面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金星虽然一直坚持“精品”路线,也不得加入到降价的行列中。 然而,规模不够大的金星彩电,在行业利润的日渐微薄的情况下,生存也日渐艰难。金星彩电的销售额在其母公司上广电的销售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变小,占广电股份年销售额的5%~6%,重要性也日渐下滑。 2003年上广电正式停止了“金星”牌彩电的生产,不久,同样是金星彩电的总经销商上广电也停止了该品牌彩电的销售。这样,这个历史悠久的品牌就此退出了中国彩电市场。 牡丹 牡丹曾经是北京产家电的一面旗帜。 牡丹电视的制造商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是中国电子工业的大型骨干企业,在国内电视工业刚起步的1982、1983年时,牡丹就从日本引进了技术领先的生产线,在凭票供应的时代,取得了50%以上的惊人市场占有率,成为绝对的业内龙头。在20世纪80年代,拥有一台牡丹牌彩电曾是中国普通家庭的梦想。直到90年代初,牡丹的市场占有率仍维持在20%左右的一个高水平上,1993年产量达到了70万台,在1992年到1995年间连续4年获得“全国最畅销国产名牌商品金桥奖”,并获得“中华名牌彩电”殊荣。 然而,从1996年开始,彩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在长虹等厂家相继推出的价格攻势面前,牡丹电视却迟迟没有反应,市场销售直线下滑。牡丹浓厚的国企色彩造成了冗员过多,资金不足,无力在市场上做出反击,决策失误更进一步加速了牡丹的衰落。到了2000年,牡丹牌彩电已经基本停产,电视机厂靠生产“贴牌机”维持运转。 2002年9月,北京牡丹电子集团公司将自有设备资产同“牡丹”商标投入到江苏赛博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了江苏赛博牡丹电子有限公司。昔日的国内电视机第一品牌牡丹电视正式下嫁江苏镇江。2003年7月,牡丹彩电终于又悄然重现,主要目标以出口为主,而在国内市场以1500元以下的低端产品起步。但是业界对这样的低端定位并不看好,在北京等主要市场上,还是难觅“牡丹”踪影。 飞跃、凯歌 上海的老牌轻工产品在国内一度曾经风光无限,除了“金星”之外,还有“凯歌”、“飞跃”等电视机名牌。飞跃、凯歌早在1984年就提出了上门服务,调换等售后服务的概念,这在当时是革命性的举动。这些品牌以优良的产品质量,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完善的服务赢得了市场和口碑,供不应求。 生产“飞跃”牌电视机的是上海无线电十八厂,“凯歌”是则上海无线电四厂的黑白电视机品牌。后来“飞跃”也并入无线电四厂名下。当彩电开始风行之后,只出产黑白电视机的无线电四厂没有迈过这道坎,在90年代初停止了生产。 1996年,上海无线电四厂宣布倒闭,现在只剩下了维修部。无线电四厂倒闭后就没有再生产任何“飞跃”、“凯歌”牌电视机,而且至今也没有转让“飞跃”、“凯歌”的商标。凯歌、飞跃电视机也从此销声匿迹,只有偶尔在报道中,看某地又查处了一批假冒的“凯歌”、“飞跃”彩电,作为一种怀旧来看待了。 福日 福建福日电视机有限公司创建于1981年,是中国电子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也是国内首批彩电生产厂家之一。 福日的合资双方是福建省和日本国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福日曾经荣膺全国电子百强企业,1994年,福日彩电产销量突破百万台,跻身国内彩电业五强之列。 1998年后,面对国内日趋白热化的彩电价格战,福日公司选择避开锋芒,将战略发展重点转向海外市场,国内市场销售的彩电改为“日立”品牌,福日彩电在国内市场消失了4年之久。 2002年,福日经过改制重组,重新面对国内市场,2003年,由于彩电升级换代开始,传统彩电领域的价格战渐趋平静,日立公司也不再生产经营普通彩电,福日公司决定在国内市场重新启用“福日”品牌。恢复原来停产的生产线,并且全线推出液晶、背投、等离子彩电等高端产品。
90年代电视机品牌大全
sherrp是夏普电视品牌。
电视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同电影相似,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
电视系统发送端把景物的各个微细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传送。在接收端按相应几何位置显现各微细部分的亮度和色度来重现整幅原始图像。各国电视信号扫描制式与频道宽带不完全相同,按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的建议用拉丁字母来区别。
90年代电视机普及率是多少
1982年底,全国只有2761万台电视机,而到了1988年这个数字达到1.4亿。④电视机大规模的普及使电视开始真正成为大众媒体,进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媒介”。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文革”之后,整个社会掀起了一股“文化热”。
1985年前后,社会“美学热”发展起来,精英化的文化导向直接影响了电视这一媒介的文化品位,不论是电视从业者还是电视受众,都对电视节目有了比较高的审美要求。
电视文化类节目正好顺应了这一要求,因此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这一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文化类节目,并实现了节目的固定播出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