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提供曲线怎么算(价格提供曲线怎么求)
价格提供曲线怎么求
可以把描述数量的总需求曲线视作价格的函数,也可以把描述价格的总需求曲线视作数量的函数。当强调后者的时候,有时将它称做反需求曲线P(X)。 需求曲线是线性发展的,即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低。比如说如果这个商品的价格是0元,则有50个需求,而当这个商品的价格到50的时候,需求量即为零。 至于反需求函数,反需求函数度量的是每个购买某商品的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或边际支付意愿
价格提供曲线定义
需求曲线是反映需求和价格的对应关系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用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我们把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条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
价格提供曲线怎么求出来
1.点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价格的相对变化
以下为计算公式:
其中用Ed代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用P和ΔP分别表示价格和价格的变动量,用Q和ΔQ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
2.具体例子如下
假定某企业的需求曲线方程已知为:Q=30-5P。求P=2,Q=20处的点价格弹性。
答:dQ/dP=-5,εP=(dQ/dP)×(P/Q)=-5×(2/20)-0.5
扩展资料其他“弹性”涉及的计算公式
1、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公式如下:
3、弧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需求量的相对变动量对价格的相对变动量的比值。
其中,Q0为变动前的需求量,Q1为变动后的需求量,ΔQ为需求的变动量;P0为变动前的价格,P1为变动后的价格,ΔP为价格的变动量。
4、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它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Ey代表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Q代表原需求量,ΔQ代表需求的变动量,Y代表原消费者收入,ΔY代表收入的变动量。
5、交叉弹性系数
交叉弹性系数=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化
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Eij为需求交叉弹性;Qi为商品i的需求量,△Qi为商品i的需求变动量;Pj为商品j的价格,ΔPj为商品j的价格变动量。
6、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如用ES代表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用P和ΔP分别表示价格和价的变动量,用Q和ΔQ分别表示供给量和供给量的变动量
价格提供曲线的推导
与产品市场一样,完全竞争市场上有众多的厂商和众多的要素供给者,他们都按照既定的要素价格选择最优的要素使用量和供给量。在产品市场上,厂商也是完全竞争者,即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厂商决策的依据。 就厂商而言,厂商选择要素使用量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即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为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即边际产量与价格的乘积。这是因为,增加一单位要素可以增加的产量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量,而这些产量以不变的产品价格出售,所以,增加该要素一个单位给厂商带来的收益就等于边际产量乘产品价格,即 VMP = P·MP 从要素的"边际成本"考察,由于厂商面对的要素价格由市场供求所决定,不随厂商使用要素数量的多少而改变,因此增加一单位的要素所增加的成本等于该要素的价格。由此可以知道厂商的使用要素利润最大化原则表现为
式中r--要素的价格。 对应于由市场所决定的要素价格r,厂商选择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量,因此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构成了厂商对该要素的需求曲线。由于要素的边际产量MP服从递减规律,而产品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产品价格保持不变,因而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也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而递减,即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来源:经济学在职研究生】
价格提供曲线和价格消费曲线
消费者的需求表示的是在任何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消费者的消费要受到收入的限制。在基数效用论下,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因此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同时消费者要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不同商品的购买上,这就要求消费者所花费的最后一元钱,无论是购买哪一种商品,所能够获得的边际效用都是相等的,只有这样消费者才会停止对消费活动的调整即达到了消费者的均衡。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条件推导出来的消费者需求曲线,每一点都代表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价格提高供给曲线
供给与需求曲线的计算涉及到具体的函数模型和方程。在经济学中,常见的供给与需求模型包括线性模型和二次模型。
线性模型:需求曲线通常被表述为线性方程,一般形式为Q=aP+b,其中Q代表需求量,P代表价格,a和b是常数。供给曲线也是线性的,一般形式为Q=cP+d,其中Q代表供给量,P代表价格,c和d是常数。联立这两个方程,就可以得到均衡价格P,再代入任何一个式子,就得到了均衡时的供给量(需求量)。例如,如果需求曲线为Q(D)=-2P+8,供给曲线为Q(S)=3P-10,联立后解得P=3,代入任何一个式子,就得到了均衡时的供给量(需求量)Q=5。
二次模型:在某些情况下,供给和需求曲线可以用二次方程来表示。一般形式为Q=aP^2+bP+c和S=cP^2+bP+a。同样地,联立这两个方程,也可以得到均衡价格P,再代入任何一个式子,就得到了均衡时的供给量(需求量)。这种模型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表示非线性关系。例如,如果需求曲线为Q(D)=-3P^2+10P-15,供给曲线为Q(S)=2P^2+5P-10,联立后解得P=1,代入任何一个式子,就得到了均衡时的供给量(需求量)Q=7。
在实际应用中,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形状和参数会根据不同的市场和商品进行调整。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生产成本、市场结构、政策法规等。因此,供给与需求曲线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处理。
价格提供曲线怎么求公式
例如公式y=f(x),希望作图的取值区间为x=[x1,x2]。
在A列输入x1到x2之间的若干个数,数之间的间隔看自己需要,B列计算出对应的y值。
然后用AB列数据做连线散点图即可
1、在曲线上用右键单击“Make dataset copy of FX”。
2、弹出的窗口如name the dataset image of FX可修改数组名。
3、单击OK按钮,出现一个“FuncCopy”图形窗口。
4、在该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Creat Worksheet FX_C 1”,Origin会创建一个带Y数组的工作表。
5、选中上述工作表,用鼠标右键单击即开快捷才菜单,选择菜单“Show X Column”,则完成了函数数据工作表创建
价格提供曲线和需求曲线
主观需求曲线d表示单个垄断竞争产商单独改变价格时所预期的销售量,而客观需求曲线D表示每个垄断竞争厂商在每个市场价格上实际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所以主观需求曲线d和客观需求曲线D的交点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
价格提供曲线怎么画
在excel表格中绘制折线图步骤如下:
1、首先打开excel表格,为方便说明,先创建一些数据表格,比如某物品在1-6年间的价格,如图所示。
2、选中整个表格,处于选择状态的表格颜色有所变化,如图所示。
3、然后点击菜单中的“插入”,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所有图表类型”,如图所示。
4、点击“所有图表类型”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找到“折线图”,然后点击折线图,如图所示。
5、选择好自己需要的折线图类型,然后点击确定。
6、则对应的折线图绘制完成,调整好位置即可,如图所示。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