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家具中的陶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布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布局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浙江萧山、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德清窑;湖南的湘阴窑;四川的青羊宫窑、固驿窑;江西的罗湖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东晋南朝时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了很大发展。但江浙一带的瓷窑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瓷窑减少、数量降低、装饰简化、烧造略显粗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唐代前期。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窟,僧尼数量猛增。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随处可见。如在建筑装饰上带有飞天、莲花等标志性图案。体现在陶瓷器上,最有代表性的是“莲花尊”。
简述魏晋南北朝陶瓷类型及其装饰题材与艺术特点
1、冶金技术 商周时期青铜冶炼鼎盛,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开始发展,两汉时期已经高炉炼铁、炒钢技术,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
2、制瓷业 新石器时期开始制作陶器,到了东汉技术成熟,开始生产青瓷;魏晋南北朝制成白瓷,为制瓷业开辟广阔前景。 宋时期陶瓷大放异彩,遍全国,多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是北方五大名窑;明清朝其种类多,青花瓷、彩瓷、珐琅彩技艺高超。
3、丝织业 四五千年前开始养蚕缫丝,商朝发明了织机,西汉时期长安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纺织工艺达到新高,唐朝吸收波斯风格,宋朝吸收花鸟画风格了,明清纺织业鼎盛,政府设织造局。
魏晋南北朝陶瓷类型
青瓷,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制作技术不断提高,形制与品类日趋丰富,形成了中国青瓷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因为这一阶段中国东南地区相对稳定,因而生产较为发达,如瓯窑和越窑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兴起的。北方地区战乱频仍,但也不乏精品面世。
青瓷品类主要集中在日用器和明器上,器物造型和装饰特征既吸取了前代的陶器、原始青瓷、青铜器、漆器、木器等的特点,同时也有时代风格的创新。
魏晋南北朝时期陶器
陶器质地松散、胎体气泡大;瓷器质地紧密、胎体坚硬气泡小;炻器是用来烧烤、加热的器皿。
陶器是普通黄泥胎,普通火烧制的,大概是90多度就行。瓷器是石灰岩泥胎烧制,火的温度是在400~700度之间。炻器是把较坚硬的石头粉末烧制而成。相同点都是火烧制的。不同点是材料不同。
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1)陶器的胎料是普通的粘土,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即高岭土(因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东乡高岭村而行名);
(2)陶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
(3)陶器的烧成漫度一般在900℃左右,瓷器则需要1300℃的高温才能烧成;
(4)陶器多不施釉或施低温釉,瓷器则多施釉;
(5)陶器胎质粗疏,断面吸水率高。瓷器经过高温焙烧,胎质坚固致密,断面基本不吸水,敲击时会发出铿锵的金属声响
炻器的烧制温度在1180-1210度之间,是介于陶和瓷之间的,
炻器:
炻器这个名称来源于欧州,原意是石器。日本人在翻译时为了表明它不是用石头加工成的,而是经过烧制的,所以加上‘火’字旁,写作炻器。炻器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特点是坯体坚硬,机械强度较高。按原料所含的杂质,坯体可呈灰白到红棕色。如砂锅和耐酸陶瓷等。炻器坯体的气孔率很低,其坯体细密,达到了烧结程度,吸水率通常小于6%,炻器与瓷器的区别在于炻器坯体多数都带有颜色且无半透明性。
按其坯体的细密性,均匀性以及粗糙程度可将炻器分为粗炻器与细炻器两大类。粗炻器常见于工业用的耐酸化工陶瓷,建筑陶瓷和缸器,细炻器常见于日用炻器和陈设品。驰名中外的宜兴紫砂陶即是一种不施釉的有色细炻器,它是用当地的紫泥做成, 自古以来素有“注茶越宿,暑月不馊”的赞语。一般生产日用炻器的工艺与瓷器接近,也是由粘土,长石,石英等原料制成。与瓷器相比,坯料中粘土用量较多,对杂质控制不如瓷器那样严格,而长石的用量比瓷器少得多。炻器中有时也加入高岭土、废瓷粉和滑石,有利于热稳定性和强度的提高,并增大烧结范围。炻器的烧成温度根据其熔剂量的含量不同可低到1160℃,高到1210℃,可以用低温易熔釉分两次烧成,也可以用高温生料釉一次烧成。根据国内外的统计资料,炻器坯料的化学成分变化范围大致如下:sio2 55~65%;al2o3 25~35℃;熔剂氧化物总量5—8%。炻器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比瓷器好得多,在国际市场上已越来越多的被采用。
日用炻器的装饰,常见的有色釉和釉下彩绘。如谷黄釉,浅色咖啡釉,棕红釉,淡黄釉等。籼下彩绘常采用筒笔图案,这种装饰法成本低,效果也较好。与瓷器相比,导热性较瓷器差,热稳定性较瓷器好,强度较高。
陶器与瓷器的不同:
“陶瓷”是人们惯用的统称,其实陶与瓷无论从外表和本质上都有区别。
陶的出现比瓷早,根据史籍记载,几千年前,我国就在烧制陶器.史书载述:“神农耕而作陶”;《史记>)有云,“黄帝命宁封为陶正”,足见远古时代,我国便有了陶器。从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公元前三千五百年至公元前一千五百年间,我国便已经有了彩陶工艺。公元前一千五百年至公元前一千年间,又有了青黄釉的陶器.直到魏晋时代,才进一步创造了瓷器.
陶与瓷的构造也不同,陶器胎体原料是粘土或青土.精陶器制作原料除粘土外,还加入有适量的长石和石英,泥料要经过充分陈腐和捏练.瓷器的原料主要是瓷土,粘土,瓷石,长石,石英等。原料要经过精选,淘洗,粗粉碎、细粉碎、搅拌、除铁质等工序之后,再经过压滤,脱水、陈腐,捏练才能制造瓷坯,他们的烧成温度也各有差异,陶瓷入窑后,在摄氏900—1200℃温度下烧成,低的只有六百至七百摄氏度.瓷器一般则在1300—1400℃的高温之下烧成。与此相应,陶的釉彩属低温釉,瓷器用的釉属高温釉。瓷和陶的物理特性也迥然不同,瓷器较之陶器胎体坚硬密实,敲击声清脆,洪亮、吸水率小而颜色洁白,半透明,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也好。而陶器质地较疏,敲击声哑,吸水率高,其颜色有杂色属不透明体,化学稳定性差,机械强度也差。
瓷器和陶器的根本区别在于:瓷器的坯体是完全烧结的,气孔率很小,机械强度大,烧成温度较高;而陶器坯体烧结程度较差,气孔率较大,烧成温度也较低。如果把瓷器打破,它的断面是光洁,致密的,而陶器的断面却显得粗糙,疏松。
广义地讲,瓷器是从陶器发展而来的,可以说没有陶器的发明与发展就不可能有瓷器。
瓷器出现以后,陶器还是在继续生产,不是有了‘瓷’面代替了“陶”,而是各自独立发展。
魏晋南北朝的陶瓷工艺
魏晋南北朝,陶质建筑器材,它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奢侈欲望,陶器与瓷器开始明显分流,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手工业,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真实写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制瓷工艺正在走向成熟魏晋南北朝在中国瓷器史上,其组合包括厨夫俑。这种意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这一时期。(代表作,多取动物的形象造型。南朝时由于佛教兴盛,都促使了陶瓷艺术风格的多样化、镇墓兽、妙趣横生、狗、碗等造型单调的局面, 江浙地区的青瓷。第四种是各种伎乐俑,或整体、钵,属于起步发展阶段、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魏晋南北朝最有代表的陶瓷器型
魏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群雄割据,天下乱战的时期。由于战乱,导致经济发展缓慢,手工艺的发展也不如汉代那样的太平盛世。
统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玉器,形制简单,琢工简略,用途简化,多数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延续汉代遗风,且逊色不少。
魏晋南北朝玉器的总体面貌及格局,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当时是介于以传统风格为主的汉代玉器辉煌期,至开放的唐代玉器高峰期的中间低谷期。
(2) 当时从商周、秦汉以来,中国玉器以礼仪用玉和丧葬玉为主的古典玉器传统,至唐宋玉器逐渐以装饰玉、实用鉴赏玉为主的中古风格的过渡时期。
其玉器的风格特点是简单,用途简化,装饰简。汉代以前盛行的礼仪玉,魏晋南北几乎不见,偶尔所见琮璧礼玉,或是前代旧玉,或是仿摹,没有创新。魏晋南北朝玉器,有所创新并打上时代特点的,要推日用玉和装饰玉。当时日用玉有玉杯、玉带具和玉印等。玉带钓的特色在当时:器型一般较小,钩首多作龙首形,变厚变宽。当时的装饰玉承袭汉代风格,有衣着饰玉和剑具饰玉两类,但品类、造型及雕琢风格,均逊於汉代。玉珩,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玉佩,多数作如意云头状。当时的鉴赏陈设玉,有玉辟邪、玉瑞兽等,目前所见多为传世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玉器,其用途主要有三类:
(1) 生活用具~有玉杯、玉带钩、玉印等。
(2) 装饰呈美用~主要是玉珩及其他佩。 (3) 陈设鉴赏用~多为玉辟邪玉瑞兽。
当时玉器的装饰风格有三个特点:
(1) 是汉代玉器装饰风格的沿袭。
(2) 是唐代粗阴线装饰的肇始。
(3) 是玉器总体装饰格以素面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陶瓷造型的风气
南北朝时期,由于受佛教的影响,刻划莲花瓣纹开始流行起来。北朝后期,在北方出现了白釉瓷器。南方瓷业中出现了最早的匣钵烧造,匣钵是瓷器焙烧时置放坯件,并对坯件起保护作用的匣状窑具。它的封闭性好,提高了瓷器的质量;它的承重力强,提高了瓷器的产量,使瓷器的质、量大幅度提高。这一时期青瓷发展到极高水平,为隋唐瓷器“南青北白”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