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装百科 > 正文内容

陶艺釉的正确使用方法?

2025-04-10 00:42:27家装百科1

釉可以赋予陶艺作品颜色及硬度、密度和便于清洁的光滑表面。

未经烧制的釉是粉状的陶瓷矿物质和水的混合物,釉经700-1350℃高温烧制会熔融并在坯体表面形成一层玻璃体,该玻璃体会紧紧附着于坯体或金属器形表面。

1. 釉的厚度:最好用手搅拌釉料。将手指浸到釉液中做测试,当你可以透过釉液看到指纹,釉液顺着手指流淌时有滴落现象,则说明已经达到了适宜的釉液粘稠度。当釉液过于粘稠时,可以多添加一些水稀释;釉液过于稀薄时,可以让釉液沉淀一个晚上,等第二天将表层的水分吸走一些即可。一般来说,釉层的厚度小于1毫米。

2. 釉的种类:

⑴按坯体的类型分类:瓷釉、陶釉以及炻器釉。

⑵按烧成温度分类:一般将1100℃以下烧成的釉称为低温釉(易熔釉),1100-1250℃之间烧成称为中温釉,1250℃以上烧成的釉称为高温釉。

⑶按釉面特征分类,釉可分为透明釉、乳浊釉、结晶釉、光泽釉、无光釉、色釉等类型

3. 施釉工艺:施釉前生坯体或素烧坯体均需进行表面清洁处理,去除积存的尘垢或油渍,以保证釉的良好粘附。清洁办法:用海绵浸水后进行湿抹,或以毛笔蘸水洗刷。

4. 基本施釉方法:

荡釉法: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操作时把釉浆倒入器坯内,然后晃荡,使上下左右均匀上釉,多余的釉浆倒出即成,这种方法适合于瓶、壶等琢器。陶瓷施釉技法之一。方法用勺舀釉注于器内,把坯器稍振荡,务使釉浆满布坯体,后倾出多余釉浆,这时将坯体继续回转,使器口不留残釉。适用于器型较深的制品。

浸釉法:也称“浸釉”。瓷器的传统施釉方法之一。陶瓷施釉技法之一。又称“蘸釉”。将坯体浸入釉中片刻后取出,利用坯的吸水性使釉浆附着于坯上。釉层厚度由坯的吸水性、釉浆浓度、浸渍时间进行控制。蘸釉时间稍长,则釉过多坯体可能破,应该快速进行,但又不能漏釉,要求掌握时间能恰到好处。适用于日用陶瓷类制品施外釉。

浇釉法:大型器物的一种施釉技法。手工操作是在盆或钵上架一木板,瓷坯置于木板上,用勺取釉浆泼浇器物。浇釉机操作,将坯件置于旋转的机头上,边转边浇釉,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釉浆均匀附挂在坯上。盘碟类制品也多用此法。

刷釉法:借助毛笔往素坯在表面上涂抹釉液可不是一件容易在事情,因为坯体会在瞬间吸干釉液,容易造成釉面薄厚不均的情况。这种由毛笔形成 的笔触会在烧成之后越发明显。所以如果 你想以这种纹理装饰坯体的话就采用毛笔刷釉,否则还是换一种方式施釉比较好。涂抹方法:借助毛笔将泥浆或者釉料均匀地涂抹在陶瓷坯体外部,也可以采用淋釉法替代毛笔涂抹,最后将坯体放置一旁24小时,经便让器皿表面上的泥浆或者釉料能够充分干燥。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ynmeijia.com/jzbk/274902.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布置任务的七要素?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