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家具几案(魏晋南北朝家具特征)
魏晋南北朝家具特征
开放的魏晋南北朝,在室内陈设品上也不断推陈出新。隐囊新现于魏晋时期,髤漆工艺提升制作出新形式的漆器——金玉镶嵌漆器现世,制作出“刻香镂彩,纤银卷足,漆花曜紫,画制舒绿,怪广知平,入雕非曲”这工艺复杂的书案。那种精致与贵重,让人瞠目结舌。
作为魏晋时期新出现的生活用具,隐囊主要是供人倚靠。隐囊以棉絮为填充物,将锦缎等丝织物制作为囊,再在囊的表面刺绣上华美艳丽的花纹。那种柔软,那种舒适,给人以放松、享受的感受。魏晋人创造出的隐囊,不只风靡魏晋南北朝,甚至一直沿用至清末。
髤漆工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飞速发展,不只是精致的金玉镶嵌,夹纻造像与新发展的绿沉漆也尤为特别。
夹纻造像其实是一种脱胎像,人们也称之为“干漆像”。夹纻造像最大的优点是不怕日晒雨淋,方便携带,这让人们甚为欣喜。于是,运用夹纻造像制作的漆品,不只陈设于室内,还走向室外,飞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佛教徒开始用夹纻造像宣传佛像,并成为在全国流行的“行像”。
新发展的绿沉漆,如水中浮萍一般静穆深沉。在这一时期,人们调色时用绿色做底色,广泛装饰于各种物件与器皿上,如有的用于提盒、笔管,有的用于铠甲、屏风、枪柄。也许这一时期的人想不到,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以绿色作为底色。
金玉镶嵌的漆器,华贵溢彩,在这一时期,这种工艺常用于案几。金银镶嵌、七宝镶嵌,不只名字美,制作出的案几更美。尤为特别的是平脱法,人们将金玉贝类等埋入木器中,再对木制家具予以打磨。经打磨后的家具,平整自然,看起来木器已与金玉贝类浑然一体。
经金玉镶嵌后的案几,熠熠生辉,常配以木雕摆放于室内。于是,那满屋的华贵,都在诉说着这一时期高水准的髤漆工艺。
然而,在如此多精美、华贵的室内陈设品背后,或许藏着一颗颗无可奈何的心。淫奢相竞的上层社会,战祸频发的社会现实,让工匠与艺术家们只能寄情、寄志于自己的作品。他们在创造美的过程中获得心灵与现实的满足,也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室内陈设品的繁荣昌盛。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的形制已经完全是高坐家具
汉服形制的科普:
1.汉服形制之秦汉 ,主要分为两大类:深衣(礼服),襦裙(日常)。秦汉妇女以深衣为尚,其礼服为曲裾绕膝式和直裾式,衣襟绕转层数比战国时的深衣有所增多,下摆部也有所增大。
2.汉服形制之魏晋南北朝, 服装承袭秦汉,有衫、裤、褥、裙等形制。一般上身穿紧身的衫褥或者袄、衣衫,以对襟、交领为多,领、袖都有缘边;下着长裙,腰用帛带系扎。 汉服分为三大制式:衣裳制、深衣制、长衫制。汉服的所有款式都可以包括在这三大制式里 。
3.隋朝, 民间妇女穿青裙,贵妇所披小袖外衣多翻领式,侍从婢女则穿小袖衫。高腰长裙,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于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
4.唐朝 ,唐朝女装的基本三件套:裙、衫、披帛。
魏晋南北朝家具特征图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核心是民族融合是其突出特点之一。
1、民族战争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南北对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时常呈现不同的分裂割据局面。分裂割据状态下,战乱频仍,各地交通阻隔,不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的严重破坏、商业经济的衰退是分裂割据带来的后果。
2、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秦统一中国以后几百年间,我国各民族形成发展、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多民族的统一”,是对秦汉王朝的高度概括,“多民族的融合”,构成了魏晋南北朝社会大分裂之外的又一大时代特征。
两汉时期汉匈之间的和战,增进了双方的交往与了解,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迁居内地、建立少数民族政权,最后与汉族融合,提供了条件。
3、民族重组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自东汉末年,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巨大动荡的旋涡之中。与此同时,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的消除,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
对外交往最显著的是:
(1)“五胡”内迁:内迁各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长期杂居,相互交融,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饮食、服饰、家具等)
(2)北魏孝文帝改革:494年,孝文帝下令迁都洛阳,并规定改说汉话,改穿汉服,改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管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大大加快了“胡汉融合”的步伐。
魏晋南北朝家具纹样
您好,玉璧和蒲纹是中国古代文物中常见的装饰纹样,其特征可以根据不同时期进行分析:
1. 先秦时期:玉璧以玉石制成,形状多为方形或圆形,表面通常镶嵌着金银等贵重金属,其纹饰主要是几何图案,如矩形、三角形、菱形、圆形等。蒲纹则以青铜器上出现较多,其主要特征是长条状的纹样,类似芦苇或蒲草,呈波浪形排列。
2. 秦汉时期:玉璧的形状逐渐多样化,出现了椭圆形、六边形、八边形等多种形状,纹饰也更加丰富多样,有动物、植物、人物等图案。蒲纹的形态也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出现了花卉、鸟兽、虫蛇等图案。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玉璧的纹饰开始趋于简洁,以抽象的纹样为主,如云纹、雷纹等。蒲纹则开始出现在陶器上,其纹饰更加生动,以动物、花卉等为主。
4. 唐宋元明清时期:玉璧的纹饰逐渐趋于精细,以几何纹样为主,如如意、莲花、瑞兽等。蒲纹则逐渐出现在瓷器上,纹饰更加细致、精美,以花卉、鸟兽等为主。
总的来说,玉璧和蒲纹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但其作为中国古代文物中常见的装饰纹样,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魏晋南北朝家具特征是什么
中国人使用圆桌的最早记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融合,圆形的案几从游牧民族传入中原。
在此之前,中原的贵族家庭多数使用方桌,而且是一人一桌,为分餐制。
经过近500年的发展,到了宋朝,椅子在生活中普及开来,人们从跪坐转为坐在椅子上,配套的桌子也随之升高,高脚桌被广泛使用,并经常出现在聚餐式的宴席间。慢慢地,围坐在一起吃饭,成了中国人的习惯,家具的改变带动了新的礼仪。
清朝时,这种直径约130cm的圆桌被普及,并且,入座人数为8人,每人按照圆的切点平均就座,从心理学讲,人与人比肩,很少对视,形成的距离70cm是相对安全的。
长幼有序,中座为尊,面门为上,更是中国人独有的落座原则。圆桌,改变了一个家对坐的意义,构建出了家的中心。
魏晋南北朝古典家具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凳、扶手椅等原本是少数游牧民族或者是西亚、古印度的高式坐具于此时传入中原地区。但席地而坐的传统生活方式尚未完全改变,但垂足坐的生活方式毕竟很方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此时期是高式家具和矮式家具并存的时期。 新出现的家具主要有扶手椅、束腰圆凳、方凳、圆案、长杌、橱,并有笥、簏(箱)等竹藤家具。坐类家具品种增多,反映了垂足坐已逐渐推广,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种类
中华古代的盛食具
盛食具是指进餐时所使用的盛装食品的器具,约相当于今天所说的餐具,包括有盘、盆、碗、盂、缽、豆、敦、俎、案等类。盘是盛食容器的基本形态。
盘:石器时代已广泛使用陶盘作为盛食器皿,自此而后,盘一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用具,直到今天仍与我们朝夕为伴。作为中国古代食具中形态最为普通而固定、流行年代最为久远的品类。盘包括了陶、铜、漆木、瓷、金银等多种质料。最为常见的食盘是圆形平底的,偶有方形,或有矮圈足。值得注意的是,商周时期的青铜盘中有一部分是洗用具。
碗、盂、缽碗:似盘而深,形体稍小,也是中国食具中最常见、生命力最强的器皿。碗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历久不衰且品类繁多。商周时期稍大的碗在文献中称为盂,既用于盛饭,也可盛水。碗中较小或无足者称为缽,或写作钵,也是盛饭的器皿,后世专以钵指称僧道随身携带的小碗,是佛教梵文钵多罗(PATRA)的省称,故有"托钵僧"之谓。碗或写为盌,如同缽写作钵一样,反映了同一类用具的不同质料。
盆:盆盘之大而深者为盆,从"锅碗瓢盆"这一习语中可知,盆自然是用于炊事活动的。但“金盆洗手”的说法,又表明盆也可以作洗用具,不过后一种意义的盆古代常写为鉴,形态上与盛食之盆也略有差异,新石器时代的陶盆均为食器,式样较多,秦汉以后食盆的质料虽多,但造型一直比较固定,与今天所用基本无别。
豆:豆盘下附高足者称为豆,豆即是此类物品的泛称,也专指木质的豆,陶质豆称为登,竹质的豆则做笾,都是盛食的器皿。新石器时代晚期即已产生陶豆,沿用至商周时期,汉代已基本消亡。青铜豆最早产生于西周而不见于商代。商周时期,豆均是专以盛装肉食的,广泛用于祭祀场合,故后世以"笾豆之事"代指以食品祭神,豆类器皿因此被称为"礼食之器",用途甚明。
俎:俎平板下安有足谓之俎。俎即可用来放置食品,也可用作切割肉食的砧板,故鸿门宴上张良自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意昭然。新石器时代的此类食具尚无确切的发现,但夏商周时期的俎却多有出土,既有石俎、又有青铜俎。当时的俎也是祭祀用的礼器,用来向神荐奉肉食,所以常常"俎豆"连用,代指祭仪,孔子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论语·卫灵公》)即言其擅长祭祀礼制之意。
案:案的形态功用与俎多有相似,但秦汉及其后多言案而少称俎。食案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案面长而足高,可称几案,既可作为家具,又可用作进食的小餐桌;另一种案面较宽,四足或三足,足较矮,或无足,上承盘、碗、杯、箸等器皿,专作进食之具,可称为棜案,形同今天的托盘。自商周以至秦汉,案多陶质或木质,鲜见金属案,木案上涂漆并髹以彩画是案中的精品,汉代称为"画案"。 古人进食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
簋:簋青铜质圆形带足的大碗称为簋(guǐ),又叫作琏,方形的则叫作簠(fǔ),又叫作瑚,故瑚琏即簠。 簋专指商周时期的青铜盛食器。在青铜器产生之前,此类器物是陶质或竹木质,被称为塯,或称土簋,功能与碗相同。簠簋之称仅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当时除作为日常用具外,更多地用作祭祀礼器,且多与鼎连用,以偶数出现,用来表示使用者身份地位的不同。与豆不同的是,簋专盛素食,秦汉之际,作为实用器的簠簋已不复存在。
盒:盒两碗相扣成为盒。盒产生于战国晚期,流行于西汉早中期,有的盒内分许多小格,自西汉至魏晋,流行于南方地区,被称为八子樏(léi),后也发展出方形,统称为多子盒,无盖的多子盒又叫格盘,此类器具均是用来盛装点心的,但扣碗形的食盒也一直在使用,不过由陶器变成漆木器或金银器了。
敦(dui):青铜质盛食器,存在于商周两代,盛行于春秋战国,进入秦汉便基本消失。敦呈圆球状,上下均有环形三足(或把手)两耳(或无耳),一分为二,盖反置后把手为足,与器身完全相同,同样用来盛装黍、稷、稻、粱类谷物食品。方形之敦叫作彝,但属酒具而非食具。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