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做橱柜无底(什么是空性正见)
什么是空性正见
我是两袖沁风,我来给出我的看法。
人生是什么,这是千古一大难题,因为视角的不同,结论不同,认知程度的差异,导致认识到的答案也千差万别。
人生是什么,一切宗教,一切学问,一切流派,一切科学技术,艺术人文……,本质上,都是在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方方面面,这也就是所谓的终极命题。
人生是什么,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对世界的认知,世界观决定价值观;而价值观,决定人生观。
一个从小出生在沙漠区域的人,他的世界观中,水是最珍贵的。而从小出生在湖泊区域的,水唾手可得,能维持其生存的渔具才是最需要的。世界观,决定其生命的依存选择,也就决定了价值观,而价值观决定其追求的目标,也就形成了人生观的基础,你必须要做什么?你需要什么?才能生存以及生存的更好。
任何宗教,文化,都无法违背这个规律,对世界探索的认知差异,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并且形成不同的人生观,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宗教,文化乃至技术等一系列差异。游牧文明迥异于农耕文明。陆地文明,大别于海洋文明。至于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无一不是因为三观的差异形成的。
那么佛教呢,自然有佛教独特的三观,因为他从一开始,关注的,就是人的本身,生命的本身。
佛陀在成佛陀之前,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王子,他跟其它的王子不同之处在于,他并没有被政治斗争羁绊,也没有沉溺在奢华靡乱的欲望之中,他在看到了发生在不同人身上的生老病死痛苦烦恼的现象之后(游四门的典故,见佛陀传),对此产生了深深的疑问,他不知道为什么,人生要经历这些,并在之后最终走向死亡,他不知道这一切意义何在,目的何在?
为此,他终于决定去寻找这个答案,按照当时他所能理解的方式,选择了出家修道,之后,他遍访名师,寻求这个答案。
在经历过一番访师、修道、苦行等无果之后,他陷入了困境之中,他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经过深思,他决定,把之前所有学习过的观点和结论都抛弃,推倒重来,于是,他接受了牧羊女的乳糜供养(与之前尊奉的苦行修道原则相违背),洗净了身体的污浊,然后在一棵菩提树下安详而坐,并且对自己发誓,如果不能寻找到答案,就不再起身。
在经过四十九天的冥思,那天清晨,他偶然抬头看到东方的启明星,忽然大彻大悟,找到了他苦苦追寻的答案,从此洞彻了万事万物的本质,生命来去的真相,生老病死、烦恼喜悦、痛苦快乐的根源。
由此掌握了如何获得绝对自由的方法,进入永恒的途径。也由此,形成了佛教的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那么佛教的人生观是什么呢?
佛教认为,世界是无常的,生命是无我的,没有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是独立存在,不可改变的,也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永恒不变,永远存在的。人生犹如梦幻泡影,犹如旋火轮,本身是虚幻不实的,所以,试图抓住一个东西牢牢把持的心态是错误的。
那么有人问了,既然人生是虚幻不实的,那人生也就没有意义了,何必要谈人生呢?
人生虽然是无常的,变化的;虚幻的,没有实体存在。但是,正因为无常,才能把握,正因为无我,才能塑造。就像黑夜中的火光,随着你的移动而形成你所想形成的轨迹。轨迹本身不真实,但轨迹却存在。屏幕中的矩阵,随着你的需要而形成你想得到的画面。画面虽然短暂,但是却有短暂中的悦目。
虚无的意义是世界可以存在于虚无中,空白的意义是,色彩图画能依它而有。无常无我的意义即在于此。世界因为无常而变化无穷,生命因为无我而灿烂多姿。如果世界不是无常,那世界就无法改变;如果生命中有固化的我,那么生命就冥顽不灵。
这就是佛教的人生观,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意义,在无我迁流中,感知真我的存在之理。
啥叫空性
空性,说白了就是万事万物本来是不存在的。无相是空性的表现,只要存在就是有像,只有不存在才能无像。无相色空,空相不染,是为解脱
什么叫空性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一个人的类型非常的清明的时候,才能够看到更多的东西,才会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的踏实,才会找到真正的归属地,我们在这个世界之中,不断地去旅游,不断的去寻找,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心中的美好的事物,这样整个人才能够变得更快乐。
到底什么是空性
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佛教术语,世亲释四卷十九页云:若取遍计所执自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何以故?遍计所执色无所有,即是空性。此空性,即是彼无所有。非如依他起与圆成实不可说一。
空性见是什么意思
有人问索达吉堪布:《心经》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听过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把“即是”看成一个系词,意为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一种把“即”和“是”分开,“即”是动词,指离不开、跟随的意思,“是”则看成一个代词,意思是色离不开空,空离不开色。请教上师,您怎么看待这句话?
索达吉堪布答:“即是”,在藏文中,意思是“就是”。为什么讲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呢?因为色法的本体若真正去观察,除了空性以外别无其他;而空性的妙用,又可以显现出一切色法。
我们现在看到的任何一个色法,其本体就像水中的月亮,没有什么实质可言。水中的月亮,显现的当下就是空性,空性之中又可以显现,对它而言,有和无只不过是名词不同。修行到了最高境界时,现即是空,空即是现,这两者是无二无别的。并非它们以前是分开的,当你认识时才融入一体,它们本来就是如此,只不过我们众生被无明所蔽,不知道万法的本来面目。
观察自己的心也是这样:心正在显现时,它的本体是空性,因为本体是空性,才可以产生各种念头,否则就绝不可能产生。这涉及到中观或般若比较深的领域,只有通过修证,才能完全了知其甚深内涵。
什么是空性正见慈法法师
是不是开悟就是认知了世界的真相,有了放下的智慧,因此不应再生执着了吗?
从理论上来说确实如此,但一个人要从能够用英文与外国人交流,到能够熟练地用英文与外国人交流,中间还是必须有一个过程的,过程的长短取决于他能否用恰当的方法勤加练习。
修行也是一样,开悟仅仅是修行的开始,而且开悟也分小开悟和大开悟,打个比喻:就像有的人透过墙缝见光明,有人透过窗户见到光明,但有的人则能走出门外沐浴在光明之中,有人甚至能与光明融为一体。开悟的程度不一样,保任的难度也不一样。渐修顿悟的人,定力好,真心状态容易保任;顿悟渐修的人,虽然走了一个小小的捷径,但如果不以恰当的方式坚持修行,增强定力,就很难保持住真心状态。所以说,光开悟不行,一定要能够保任当下的那种觉性和空性,才会对你的生命产生真正的作用,令你不生烦恼。保任之后,就要宽坦任运。宽坦就是放松、放下的意思,不要老揪在一起;任运就是自由自在,自自然然,随顺因缘。无论行住坐卧,你都要保任那个明体,但是你的警觉又不能过度,过度的话它就会变成另外一种妄念和执着,束缚你的心灵,扰乱你的湛然空寂。如何随顺因缘?就是因缘聚合时便珍惜、专注地去用好它,因缘离散也任由它去,毫不强求。
开悟的人不再相信自己的想法是真的,包括任何想法;而不开悟的人则相反,他们无意识中相信自己的任何想法是真的,简直是“任何”。所有想法都是自己从虚无中建立的,都是从本无所有的心地上构建的,所以开悟的人不相信自己的任何想法——哪怕某种想法看起来多合理或真实。觉悟的心不以“合理”和“看起来真实”为理由和依据来确定它自己的存在是真的,这种习性是头脑的。头脑以“合理”、“看起来实在”等来支持和证明它自己的梦幻是真实的。觉悟之心因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所以,它不会被自己所生出的任何存在(念头、事物、感受等)所欺骗。它不会颠倒“主”与其“虚造之物”。所以,诸佛能活在空无中,活在空性中。因为确确实实体悟到“五蕴皆空”中并活在“五蕴皆空”——五蕴之外的“涅槃寂静”中,所以,诸佛菩萨能够一直呆在“如来世界”,一直在“真如”中,一直在“三摩地”中,一直在“究竟涅槃”中,从不“颠倒梦想”。
但凡夫不同,凡夫相信自己的所想是真的。一是我们不得不相信,因为我们从没出离过自己的念头之丛;二是,我们不得不相信,因为不相信自己的所想,意味着我们失去了身份,失去了参照,那样,我们的头脑将想象不出它自己是谁、在哪、如何存在,它将感到非常恐怖。所以,我们凡夫或作为凡夫的我们,不得不相信自己的想法。我们以不断生灭相续的“想法”和“感受”混合成“我”,如同“想法”是骨架、“感受”是水泥——塑成了一个泥人,因为认同想法和感受是真实的,所以我们认同“自我”真的存在,并是“实体的”(有人认同身体为我)。但诸佛、菩萨——那些真正开悟的人,他们早已识破了这点,不仅仅是头脑上的知道,而是体验中的事实——“五蕴皆空”,因为认识到“眼之所见、身之所受、心之所想、体之所为、以及出现在自己头脑中的概念等”皆不是真的,所以他们不会被什么所障碍住。心不能再禁锢它自己。他们不得不活出自由,那是他们唯一的状态。
世上有无数的修道者宣称自己是开悟的,但他们依然相信自己的“想法”——相信自己的所想是真的。比如他们对待“神通”、“未来”、“死亡”、“轮回”、“证悟”等的态度,比如他们反应于他们的想法——仍旧“悲伤”、“痛苦”、“愤怒”、“恐惧”、“担心”等。任何情绪上的剧烈反应,都是把一个虚假的想法当成了真实的结果。若不是这样,若不是相信自己的所想是真的,有谁会在自己的内在“大动肝火”,并不断地以各种方式去“改造”、去“改变”、去“伤害”自己或他人呢。正因为我们迷惑了,正是因为于刹那“‘一念’又迷入了‘虚妄’”——把一个虚假的“想法”当作“真实”的了,才发生那样的情况的。否则,有谁因为一场电影里的一个人物的一句话或其所做的一件事,而“大动肝火”——大怒、伤心、痛苦等呢。除非我们迷惑了,除非我们忘了那是电影,那是电影里虚构人物的所为,否则,我们不会真的搅动自己的心,倾动感情。我们凡夫一直生活在这样一场貌似真实的电影中从未走出,因此,我们相信这,相信那样,我们有很多故事,我们感觉有很多事情要去解决和创造。这就是迷惑。
开悟的人对世界的解释是否始终如一?确切地说,真正开悟的人对世界从不解释,即便他偶然对事物发表了某种看法——他也不认为他说的就是唯一的直相或真理。因为他知道,真相是不可知的,而真正之理亦不可说。即使是真相,那也是一个故事。而能被说出的真理,已经离开了真相。“凡有所见皆是虚妄”,他们彻底的不被任何所迷。
凡夫因为相信自己的想法,而想法会变。所以通常,他们对世界或事物的解释不停地变化。今日这样想,他们这样说;明日又那样想,他们又那样说。今日相信这种理论,他们认为这是对的;明日又相信那种理论,所以又认为那是对的。所以,凡夫对世界和事物的解释与看法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因为想法变,我们眼中的世界和事物不得不变。这是凡夫的世界。“无常”在凡夫的世界就是这样恒常不变的。但在佛,则无无常,亦无非无常,他们在一切语言文字之外生存。不可说,不能说,不必说,他们活在所有的“说法”之外。
佛和凡夫的世界有何不同?如果你是凡夫,你的所见即所是——你活在实地的世界里;如果你是佛,你只活在“心”里——“非空、非不空”的心中。对于佛来讲,没有外在世界,也不存在外在世界,所有的都是内在世界。一位佛并非踩在地球上,虽然你认为他明明站在尘埃中。但对于凡夫,你只能站在地球上——岩石上、泥土中、大理石地板或水泥地板上。你不可能站在除此之外的别的地方,因为你根本没有看到除这一切有形象的事物之外还有什么,所以你不得不站在你所认为的实地上。凡夫的世界是他的眼球,甚至眼球也被忘记——他们的世界,只有地球。但十方三世诸佛,只在一个地方——“心”——净土的世界。他的眼里没有地球,只有心。当然,活在世人之间,他会认同你的想法——他活在地球上。
佛与凡夫有何差别?你不知道佛的世界,除非你成佛;但佛知道你的世界,因为他从你那儿经过过。我们都站在相同的地方,但因为迷的层次和悟的境界不同,同一世界变成了三千大世界。因为走不出想法,所以你活在六道中而非净土里;因为你相信自己的想法,所以恒沙劫你日复一日的走不出。一念一世界,一觉一轮回。因为不能觉性常住,因为念念转心,所以我们凡夫,于本无轮回中,自见轮回;于本无流转中,自取流转。枉受自造虚妄之苦。诸佛醒世,觉灯长明,耀照世人,悟者先醒。出离生死,显示常净,性相如如,不动尘境,为佛之事。善知识,佛为迷海中舟航,诸苦受够,因缘具足者,登彼之舟,至超生死岸,永在极乐!
欢迎评论、点赞!更多精彩国学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股与道十三篇”。
空性正见是成佛之因
苏轼的四句佛偈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风面前,来风面上,生死事大,富贵谁敢论。这四句佛偈是苏轼在禅宗修行过程中所领悟到的心路历程的凝练,被称为“苏门四句”。其中,“山重水复”一句表达了修行中的迷茫和困惑,而“柳暗花明”则代表了领悟和开悟的境界。第二句“箫鼓追随”强调了修行的行持和独立精神,第三句“衣冠简朴”则提倡简朴节制的生活方式和道德伦理观。最后一句则以生死和富贵之间的关系轻描淡写地表达了如何面对命运的态度。这些佛偈尽管语言简短,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佛家智慧和修行精神。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