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居装修 > 正文内容

故宫家具图(故宫的家具馆介绍)

2023-01-15 11:10:20家居装修1

故宫的家具馆介绍

故宫内阁大库地理位置: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内阁大库是内阁收贮文书、档案的库房,位于紫禁城东南隅、内阁大堂之东。库为砖石结构,墙面辟窗,窗中有铁柱,外有铁板窗。其存放红本、典籍、关防等件之库房,称之为红本库;存放书籍与三节表文、表匣及外藩表文之所称实录库;同时亦存贮满本堂之实录、史书、录疏、起居注及前代帝王功臣之画像等物。今建筑完好。

故宫里南大库家具展,展厅位于紫禁城西南角的南大库区域,馆内“南大库清代宫廷家具展览”展出清代家具300余件。

南大库从2018年开放,是故宫的一个家具专题展馆,主要展示了300余件精品家具,以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家具为主,按照庭院、书房、琴房等主题进行场景设计。

故宫家具图片

1、黄花梨龙首衣架

明,高4700mm,长4787.5mm,宽1425mm

2、紫檀荷花纹床

清中期,高2912.5mm,长5600mm,宽3312.5mm

3、黄花梨木鹿角椅

高3275mm,宽2300mm,纵深1912.5mm

4、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

高5675mm,横6187.5mm,纵4687.5mm

5、紫檀藤心矮圈椅

明,高1450mm,横1475mm,纵925mm

7、花梨肩舆

明,横1600mm,纵1450mm,高2687.5mm

8、紫檀雕荷花纹宝座

通高2725mm,宽2450mm,纵1950mm

9、黑漆嵌螺钿花蝶纹条案

清前期,长4000mm,宽1450mm,高2050mm

10、黑漆嵌螺钿花蝶纹格

清康熙,高5325mm,长2862.5mm,宽1425mm

故宫明清家具馆

御膳房位于故宫东路、南三所西侧,是清朝掌管宫内备办饮食以及典礼筵宴所用酒席等事务的机构,隶属内务府。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家居住的地方,皇家的厨房叫御膳房

2013年12月30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一直用于收藏明清家具的故宫御膳房,拟2015年将首次向社会开放。该御膳房自故宫建院以来一直未对外开放过,仅作为库房使用。开放的御膳房将变身明清家具馆,一些明清时期珍贵的家具都将在此展出。

故宫家具馆家具详解

故宫是有金丝楠木的家具的,而且很多,包括很多柱子都是金丝楠木的。

故宫家具馆在哪个宫

  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   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 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 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 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偌大的故宫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内廷。外朝内廷的所有建筑排列在中轴线上,东西对称,秩序井然。   不可不看的外朝主体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筑在8米 宽的巨大平台上,总面积约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它宽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山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人间气派。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这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 三宫六院”。在居住区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的活动场所。清朝中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帝王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   更有趣的是,故宫的许多细节都有某种象征意义,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精粹。   “紫禁城”这个名字就和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人间的 “正中”。“禁”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   故宫房屋有9999间,每个门上的铜门钉也是横竖9颗。这种奇特的数字现 象和古代中国人对数字的认识有关。古代人认为“9”字是数字中最大的,皇帝是人间最大的,所以必须用对应的“9”。“9”的谐音为“久”,意为“永久”,所以又寓意为江山天长地久,永不变色。   细心的游客会发现故宫里建筑的名称,都有“仁”、“和”、“中”、“安”等字,如天安门、太和殿等,这些字所代表的意义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中正”、“仁和”,突出了传统的儒家理念。   皇帝、皇后居住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名字也和儒家经典《易经》有关。《周易》说,“乾”象征“天”,代 表“男”;“坤”象征“地”,代表“女”;中间的“泰”意为“平安、畅通”,整个意思即为“天地交泰”,暗示帝后关系和谐,再加上“清正”、“宁静”,把一个皇宫生活想象 得 异 常 美 丽。   故宫里的颜色也有深奥的寓意。故宫多用黄色琉璃瓦,室内的颜色也多为黄色,乾清宫的布置尤其突出。这种用法来源于古代经典《尚书》中的五行说。古人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五种元素相生相克,世界因此变化不定。“黄色”代表“土”,土是万物之本,皇帝也是万民之本,所以皇宫多用黄色。   故宫中唯一使用黑色琉璃瓦的建筑是藏书楼文渊阁。在五行中“黑色”象征“水”,“水”可以克“火”,所以藏书楼用黑瓦,代表水克火,取防火之意。设计用心可谓良苦。在欣赏恢宏的外在建筑物的同时,仔细品味每一个建筑所象征的文化意义,才会兴趣盎然,情趣隽永。了解物化了的中国文化,才能了解伟大的故宫。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修建这座世所罕见的巨大皇宫役使了10万最优秀的工匠和100万普通劳工,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并无多少改动。   紫禁城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其材料均是当时最好的。进紫禁城前不妨先到外面的城墙下看看砌墙的砖。这种砖叫澄浆砖,即先将泥土放入池水中浸泡,经过沉淀,取出过滤后的细泥,再把细泥晾干做坯。砖的尺寸也比一般的大,长48厘米,宽24厘米,厚12厘米,每砖重24公斤,砌城墙共用了1200 万块。紫禁城宫殿的地上用砖,又是另一种,叫金砖。这种砖质地细腻,略带金黄色,敲之铿然有声,异常轻脆,作工自然也要复杂得多。整个紫禁城用砖超过了1亿块。   砖块之间、石板之间的粘合,也用了一种相当精细的材料。这种材料主要包括煮过后捣碎的糯米和鸡蛋中分离出来的蛋清,用它们混合而成的粘合剂不仅粘力强而且平整美观。制造这种中国式“混凝土”需要成千上万公斤糯米和鸡蛋。   故宫所用木料来自京郊房山县山中,也有的来自江南甚至四川、云南。江南木料多从运河上运来,在今天东便门处上岸。清代时所用木料也有的来自东北。   紫禁城的房瓦都是采用预先制作方式,即设计者定出大小和样瓦制作者再根据清单大批制造。不同地方的瓦,花纹也各不相同。   故宫里使用的巨型石块多达数万,其中最大一块在保和殿后面。这块上雕九条蟠龙的巨石长16.57米, 宽3.07 米,厚1.7米,重约250 吨。从产地房山向京城搬运时动用民工2万,耗银11万两。运输时间选在冬季,沿途每50米打一眼水井,汲水泼路成冰,再拉巨石在冰上滑行,50公里距离,用了28天,艰苦卓绝,可见一斑。   从材料到建筑,从布局到寓意,故宫都堪称中华瑰宝。除此之外,故宫里保存下来的古董字画、文书档案,也是稀世之珍,价值连城。事实上,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和珍宝馆。   故宫内的文华殿,收藏了明清两朝500余年的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档案,共74个卷宗,1000余万件,这是中国数量最大、价值最高的历史资料。文渊阁里则藏有完整的《四库全书》,囊括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术著作,共有3503种,6304册。   紫禁城内现有10余个藏馆,包括历代艺术馆、工艺美术馆、绘画馆、清宫玩具馆、青铜器馆、陶瓷馆、钟表馆、珍宝馆、铭刻馆和明清家俱馆,共有珍贵藏品约100万件,其中一部分是孤品,惟在故宫方能看到。

故宫家具博物馆

应为“世界五大博物馆”: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尔什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以及中国故宫博物院。

卢浮宫

(法国·巴黎)

在法国巴黎的塞纳河北岸,有一座见证了800余年历史的建筑,它就是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曾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的万宝之宫——卢浮宫。

早在1204年十字军东征时期,菲利普二世为了保卫塞纳河北岸的巴黎地区,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通向塞纳河的城堡。当时这里存放着极为重要的王室档案及珍宝。

而直到查理五世时期,卢浮宫才正式成为皇宫。

这座伟大的建筑,如同任何有生命的生物一样,也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和曲折的生命历程。

在16世纪中叶,弗朗索瓦一世曾一度拆毁了这座宫殿,试图重建,不过他的儿子即位后,却把拆掉的部分重新建造起来,使其恢复完整。

你千万不要误会,弗朗索瓦一世并非是毁灭专家,他其实是忠实的艺术爱好者,而且对艺术品有独到的眼光。他曾邀请当时著名的画家为他画肖像,并且购买了当时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法埃洛的绘画,包括《蒙娜丽莎》等珍品。

到亨利四世成为宫殿主人之后,他用了13年的时间建造了卢浮宫最壮观的部分——大画廊。

之后,路易十四又在卢浮宫前面修建了一座正方形的庭院,并购买了卡什代、伦勃朗等艺术大师的珍贵作品。

在经历法国大革命之后,卢浮宫获得新生。终于在1793年以博物馆的身份,正式亮相。

但拿破仑的到来,再一次改变了它的命运。他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装饰卢浮宫——他通过军事上的不断扩张,称雄于欧洲。之后,几千吨的艺术品从欧洲各国涌入巴黎,卢浮宫成了“拿破仑博物馆”。

虽然在拿破仑眼里,每一幅天才的作品,都必须属于法国,但他的美梦,仅维持了12年。在滑铁卢战役之后,约5000件艺术品离开卢浮宫,物归原主。

在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卢浮宫几经战火,却得以完好保存,堪称奇迹。它不仅没有受到丝毫损伤,反而被历代帝王修正、扩建,历经前后近600年,终于竣工。

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卢浮宫曾一度成为“一座就王宫中的旧博物馆”,但“大卢浮宫计划”的实施,使其焕发新生。尤其是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已然成为卢浮宫的新标志。

镇馆之宝

卢浮宫内,有三件镇馆之宝,分别是《断壁的维纳斯》《胜利女神像》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断壁的维纳斯》

作为“卢浮宫三宝”之首,《断壁的维纳斯》已不仅仅是法国艺术收藏的稀世珍宝,她也是世界艺术宝藏中最闪耀的明珠。

相传,这尊雕像是古希腊亚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雕刻的。

最初发现她的时候,是1820年2月在希腊米洛斯岛的一座古墓遗址旁。

维纳斯本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所以,她被视为爱与美的象征。

事实上,她的确堪称完美。日本当代诗人,小说家清冈卓行说:“毋庸赘言,米洛斯的维纳斯显示了高贵典雅同丰满诱人的惊人的调和。可以说,她是一个美的典型。”

自被发现以来,维纳斯已经成为人们完美女性的标志。而且,因其失去双臂而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艺术效果,使后世艺术家纷纷效仿——他们开始有意无意地在自己的作品中“留白”,大理石雕像《沉思》就是这种思潮的产物。

《胜利女神像》

和《断臂的维纳斯》相似的是,《胜利女神像》也是“不完美的完美”的典范。

《胜利女神像》是希腊化时期留存下来的杰作。

胜利女神本名叫维多利亚,她本是提坦帕拉斯和斯提克斯的女儿,也是宙斯和雅典娜的从神。

这尊雕像是1863年,在萨莫色雷斯岛海边的石崖上被发现的。最初,她只是一堆碎块,经过艺术家多年的修复,她才重新站立起来。虽然她没有头,也没有手臂,但仍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家的杰作。

《蒙娜丽莎》

达·芬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蒙娜丽莎》在世界范围内都家喻户晓。

和我们今日所见的肖像画不同,《蒙娜丽莎》并没有眉毛和睫毛,但她的面庞看起来却十分和谐。

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坐在一把半圆形的木椅上,她的背后是一道栏杆,栏杆之后,是道路、河流、桥、山峦。达·芬奇用“无界渐变着色法”将画面中的人物和景物融为一体,使之散发出神秘的气息。

这幅作品之所以闻名于世,或许是因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她似笑非笑的表情,如同佛陀一般,或许,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儿,脸上自然地出现了一种永恒的表情。

19世纪英国批评家华德·派特在评价《蒙娜丽莎》时说:“《蒙娜丽莎》比环绕她的岩石年纪还要老,她像吸血鬼似的死去很多次,所以知道世界上许多重大的秘密,她也能潜进深海带走她所生活过的日子。”

大英博物馆

(英国·伦敦)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早在1753年,收藏家汉斯·斯隆去世后,就把留下来的71000件藏品及大量的植物标本、书籍、手稿全部捐赠给了国王乔治二世。这些藏品,成为大英博物馆最初的文物。

二百多年过去了,如今,大英博物馆拥有800多万件藏品,但由于空间有限,有99%的藏品未能公开展出。

可能有人好奇了,大英博物馆如此之多的藏品,是如何得来的呢?

这当然和英国在历史上多次向世界扩张有关。

18-19世纪,英国对世界多个国家进行文化掠夺,大量的珍贵文物被运到了伦敦,被分别收藏于各个博物馆。其中最大的陈列馆,是埃及文物馆,藏有10多万件古埃及的珍贵文物,代表着古埃及的高度文明。

除此之外,还有希腊和罗马文物馆和东方文物馆,其中陈列的大量文物充分展现了古老的灿烂文明。

镇馆之宝

埃及木乃伊

大英博物馆最负盛名的藏品,当属在63号展厅中陈列的木乃伊。

在古埃及,只有地位很高的人,死后才有可能被制作成木乃伊。但大英博物馆最著名的木乃伊,可不是法老,而是“神王”阿蒙神的歌女!在庙宇宗教仪式中,负责唱歌奏乐。

她死后,身体在防腐处理后,用布条层层包裹,并配有一张镀有黄金的面罩,她的双耳带着白色耳环,手上还戴着珠宝戒指。这个木乃伊,被命名为Katebet木乃伊。

虽然几千年过去了,但时光似乎在这个木乃伊身上停止了,她被完好地保存至今,堪称奇迹。

《死者之书》

古埃及,是一个神秘的存在。

在大英博物馆,无数游客被埃及馆内的文物所吸引。而形式各异的木乃伊和尼亚的《死者之书》,是最为珍贵的馆藏。

每每谈起《死者之书》(也被称作《亡灵书》),人们就被其神秘所吸引。其实,《死者之书》是给死者随身携带的“地域旅行指南”。

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通向永生的旅程是漫长且困难重重的,这和中国人传说中的下地狱、轮回极其相似。而死者随身携带一本咒语集,就可以帮助亡灵度过重重难关。

现存于大英博物馆的这部《死者之书》,是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在莎草纸上创作的,全长近9米,用60章的篇幅,描绘了死者在来世获得永生途中所需的咒文及其需要经历的约定事项。

通过《死者之书》我们可以了解,古埃及人的生死观。他们认为人死后,会先离开肉体的“卡”或“巴”,在阿努比斯的带领下,进入地狱,来到诸神及审判官的面前,再通过冥界之门,来到“冥神”奥西里斯面前,进行“称心仪式”,随后搭乘太阳船,驶向复活之路,并在来世过上美好生活。

无论是留存下来的木乃伊,还是这份《死亡之书》,都是古埃及文明留存至今的灿烂一抹。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俄罗斯·圣彼得堡)

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最初是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1768年创建的,于1852年对外开放。

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巨大的艺术品,对巴洛克风格做了近乎完美的诠释。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其实是六宫殿建筑群,其中的5座对公众开放,分别是:冬宫、小艾尔米塔什、旧艾尔米塔什、艾尔米塔什剧院,以及新艾尔米塔什。

其中冬宫最为著名,是俄罗斯历代沙皇的宫殿。它虽然见证着历史,却也曾遭遇过战火等带来的劫难。然而,正因为这些曲折的经历,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拥有了如同一代伟人一般的生命。

这里占地9万平方米,藏品多达270万件,被分为8个馆部:原始文化部,古希腊、罗马世界部,东方民族文化部,俄罗斯文化史部,钱币部,欧洲艺术部,以及科学教育部和修复保管部。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以绘画闻名于世。这里不仅有拜占庭最古老的宗教画,还有现代的马蒂斯、毕加索的作品,和诸多印象派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文艺复兴美术三杰的作品——达·芬奇的两幅《圣母像》,拉斐尔的《圣母圣子图》和《圣家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以及荷兰伦勃朗的《浪子回头》。

在博物馆的各展厅中,最受欢迎的是彼得大帝展厅。那里陈列着彼得大帝的衣服、勋章,以及他使用过的武器,等等。

除此之外,用极其奢华的洛可可风装饰的叶卡捷琳娜一世、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叶卡捷琳娜二世等女皇的闺房,也吸引了全世界游客的目光。

博物馆内,还陈列着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世纪古希腊、古罗马及其在黑海北岸殖民地的艺术品。

镇馆之宝

《伏尔泰坐像》

《伏尔泰坐像》是法国雕塑家乌冬的代表作。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标志性人物,他一生的经历非常曲折,曾经被流放过多年,而这尊雕像,是伏尔泰重归巴黎后,乌冬为其制作的。一年后,伏尔泰就去世了,而这件作品,直到1782年才雕刻完成。

雕像中的伏尔泰,已年过八旬,他身穿古代长袍,面带讽刺的微笑。

这个经典的面部表情,并非乌冬创造的,而是从伏尔泰本人的脸上翻下的模印塑而成,每一个五官都经过作者精心的雕琢。

这尊雕像的鲜活之处不止如此,乌冬没有让伏尔泰戴假发,而是露出了他头发稀少的秃额头。尽管彼时的伏尔泰寿命将尽,但艺术家还是匠心独运,展现出了伏尔泰内心燃烧的熊熊火焰,完美地表现了伏尔泰的睿智和生命力。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纽约)

与前三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博物馆不同,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在1870年由一群银行家、商人、艺术家发起建立的。这座博物馆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推动艺术的通识教育”。

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你可以回顾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这里收藏了包括古埃及、两河流域考古文化遗存,希腊、罗马文明,欧洲各时期绘画流派作品,以及东亚、印度的古代艺术品。

这里最吸引人的,是欧洲绘画和雕塑,其中梵高的作品就有近20幅,莫奈、德加、塞尚、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镇馆之宝

埃及丹铎神庙

听上去感觉不可思议,一整座神庙,而不是一件文物,到底是怎么从埃及不远万里落户美国的呢?

丹铎神庙的由来,还真不是特别复杂,并不像大英博物馆中的很多文物是通过战争抢夺来的。

这座神庙,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埃及建设阿斯旺水坝。当时很多著名的古迹和文物,都将被水库淹没。对这座拥有2000年历史的小神庙,埃及无力抢救,于是埃及就把这一整座神庙都赠送给了美国,前提是所有迁移和文物保护的费用,全部由美国出。

这显然是一桩划算的买卖!美国人如获至宝,立刻将这座神庙整体搬迁到了大都会博物馆,同时也是博物馆内最吸引人的古迹景观。

当然,搬运一座神庙乃是巨大的工程。整座神庙被分解后,共800吨,用了640个集装箱,才将它成功运到了美国。

起初,丹铎神庙并没有打算送到大都会博物馆,而是计划放置在华盛顿或波士顿的河畔。但为了整体建筑的保护,美国政府还是决定将其陈列在大都会博物馆。而整个重组、建设的过程,用了十年的时间。直到1978年,才正式对外开放。

和大英博物馆相似的是,大都会博物馆的埃及厅也是最重要的展厅。这里充满了神秘感,展厅里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宽阔的水池,如果你走进埃及馆,就仿佛漫步在尼罗河边。那种身临其境的意境,的确令人向往。

这座丹铎神庙始建于公元前15年左右,完工于公元前10年。当时正值埃及被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凯撒统治的时期。

古埃及的神庙,并非普通建筑,它的整体设计和装饰,都体现出了古埃及人的宗教和神学观念。丹铎神庙就是典型的代表。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看到神庙的基底上,雕刻着古埃及的纸草书和莲花,而且突出了尼罗河之神的象征地位。而门廊前的两个柱子,像是被盛开的莲花围绕的两捆纸草书。

神庙的外墙上,雕刻的是罗马皇帝向神明祭奉贡品的画面。这处雕刻是后世的艺术家门最热衷于探讨的,他们发现,古埃及雕刻师巧妙地利用充足的光照,当阳光照在浮雕上的时候,阴影部分就会通过凹陷的边缘构造出人物的轮廓。这种艺术形式,即使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依然不禁拍手称绝。

故宫博物院

(中国·北京)

作为世界三大宫殿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俄罗斯克林姆林宫),故宫始建于1406年,于1420年正式建设完成,并用于中国明、清两代的历代皇室居住。

从古代皇宫到今天的博物馆,故宫经历了许多次转型。

1914年,成立了古物陈列所。但因溥仪尚未搬出故宫,这里先后被溥仪私运出很多珍贵文物。直至1924年,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被逐出宫,这座承载了中国明清史的宫殿,才开始了她另一段生命旅程。

1925年,“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制订并通过了《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大纲》,同时设临时董事会“协议全院重要事物”。

在“办理清室善后委员会”的努力下,工作人员清点出了有9.4万余个编号117万余件文物。

当时的报告显示,清代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包括三代鼎彝、远古玉器、唐宋元明之书法名画、宋元陶瓷、珐琅、漆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匏、金铜宗教造像以及大量的帝后妃嫔服饰、衣料和家具等等。可谓金翠珠玉,奇珍异宝,天下财富,尽聚于此。

经过了一年的筹备之后,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这座拥有五百多年历史的宫殿,终于正式对外开放。当时几乎每一个人,都渴望走进宫殿,见识见识这座皇宫和宝藏的魅力。

而今天,故宫通过招贤纳士,在文物保护,以及宫殿建筑群的保护上做出了很大努力,这才使我们得以一睹600多年前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和文化艺术瑰宝的风采。

镇馆之宝

《清明上河图》

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件不可超越的艺术精品,亦是被中国人老少皆知的珍贵文物。

这幅画的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画面中生动地展现了12世纪中国北宋都城汴京的面貌,充分展现了北宋的繁荣。

而且,这幅五米多场的画卷里,张择端用鸟瞰式的全景方式,展现了汴京的房屋、桥梁、城楼等城市街景,车、轿、船等交通工具,还有各色人物,以及多种多样的牲畜……虽然内容繁杂,但画面却严密紧凑,并不显得凌乱。可以说它是让我们了解北宋历史最直接的方式,具有极高价值。

故宫家具馆位置

故宫博物院展馆有哪些

故宫博物馆常设专馆有12个,名单是:数字馆、古建馆、书画馆、陶瓷馆、雕塑馆、青铜器馆、钟表馆、珍宝馆、戏曲馆、家具馆、武备馆、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

故宫博物馆原状陈列展览有11个,名单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咸若馆、寿康宫、养心殿、储秀宫、皇极殿

故宫古典家具

不一样,故宫里的紫檀家具用的是老料,就是野生林,生长几百年上千年的老料,料好质量精良。而现在的手串基本都是人工林的料做的,生长了几十年,质地远不如故宫里的家具。现在许多紫檀家具也都是这种新紫檀做的,老料好紫檀早就没有了。

故宫里的家具都哪去了

故宫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也就是俗称的“三宫六院”。

其中景点有,神武门,神武门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东、西华门,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

太和门前有面积约26000平方米的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河上横架五座石桥,习称内金水桥。广场两侧是排列整齐的廊庑,习称东、西朝房,并有协和门(明代称会极门)和熙和门(明代称归极门)东西对峙。

东侧廊庑在明代用作实录馆、玉牒馆和起居注馆,清代改作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和内诰敕房。西侧廊庑在明代为编修《大明会典》的会典馆,清代改为繙书房和起居注馆。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和殿位于太和殿后,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建筑面积580平方米。黄琉璃瓦单檐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故宫博物院家具馆介绍

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   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 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 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 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偌大的故宫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内廷。外朝内廷的所有建筑排列在中轴线上,东西对称,秩序井然。   不可不看的外朝主体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筑在8米 宽的巨大平台上,总面积约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它宽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山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人间气派。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这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 三宫六院”。在居住区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的活动场所。清朝中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帝王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   更有趣的是,故宫的许多细节都有某种象征意义,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精粹。   “紫禁城”这个名字就和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人间的 “正中”。“禁”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   故宫房屋有9999间,每个门上的铜门钉也是横竖9颗。这种奇特的数字现 象和古代中国人对数字的认识有关。古代人认为“9”字是数字中最大的,皇帝是人间最大的,所以必须用对应的“9”。“9”的谐音为“久”,意为“永久”,所以又寓意为江山天长地久,永不变色。   细心的游客会发现故宫里建筑的名称,都有“仁”、“和”、“中”、“安”等字,如天安门、太和殿等,这些字所代表的意义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中正”、“仁和”,突出了传统的儒家理念。   皇帝、皇后居住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名字也和儒家经典《易经》有关。《周易》说,“乾”象征“天”,代 表“男”;“坤”象征“地”,代表“女”;中间的“泰”意为“平安、畅通”,整个意思即为“天地交泰”,暗示帝后关系和谐,再加上“清正”、“宁静”,把一个皇宫生活想象 得 异 常 美 丽。   故宫里的颜色也有深奥的寓意。故宫多用黄色琉璃瓦,室内的颜色也多为黄色,乾清宫的布置尤其突出。这种用法来源于古代经典《尚书》中的五行说。古人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五种元素相生相克,世界因此变化不定。“黄色”代表“土”,土是万物之本,皇帝也是万民之本,所以皇宫多用黄色。   故宫中唯一使用黑色琉璃瓦的建筑是藏书楼文渊阁。在五行中“黑色”象征“水”,“水”可以克“火”,所以藏书楼用黑瓦,代表水克火,取防火之意。设计用心可谓良苦。在欣赏恢宏的外在建筑物的同时,仔细品味每一个建筑所象征的文化意义,才会兴趣盎然,情趣隽永。了解物化了的中国文化,才能了解伟大的故宫。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修建这座世所罕见的巨大皇宫役使了10万最优秀的工匠和100万普通劳工,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并无多少改动。   紫禁城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其材料均是当时最好的。进紫禁城前不妨先到外面的城墙下看看砌墙的砖。这种砖叫澄浆砖,即先将泥土放入池水中浸泡,经过沉淀,取出过滤后的细泥,再把细泥晾干做坯。砖的尺寸也比一般的大,长48厘米,宽24厘米,厚12厘米,每砖重24公斤,砌城墙共用了1200 万块。紫禁城宫殿的地上用砖,又是另一种,叫金砖。这种砖质地细腻,略带金黄色,敲之铿然有声,异常轻脆,作工自然也要复杂得多。整个紫禁城用砖超过了1亿块。   砖块之间、石板之间的粘合,也用了一种相当精细的材料。这种材料主要包括煮过后捣碎的糯米和鸡蛋中分离出来的蛋清,用它们混合而成的粘合剂不仅粘力强而且平整美观。制造这种中国式“混凝土”需要成千上万公斤糯米和鸡蛋。   故宫所用木料来自京郊房山县山中,也有的来自江南甚至四川、云南。江南木料多从运河上运来,在今天东便门处上岸。清代时所用木料也有的来自东北。   紫禁城的房瓦都是采用预先制作方式,即设计者定出大小和样瓦制作者再根据清单大批制造。不同地方的瓦,花纹也各不相同。   故宫里使用的巨型石块多达数万,其中最大一块在保和殿后面。这块上雕九条蟠龙的巨石长16.57米, 宽3.07 米,厚1.7米,重约250 吨。从产地房山向京城搬运时动用民工2万,耗银11万两。运输时间选在冬季,沿途每50米打一眼水井,汲水泼路成冰,再拉巨石在冰上滑行,50公里距离,用了28天,艰苦卓绝,可见一斑。   从材料到建筑,从布局到寓意,故宫都堪称中华瑰宝。除此之外,故宫里保存下来的古董字画、文书档案,也是稀世之珍,价值连城。事实上,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和珍宝馆。   故宫内的文华殿,收藏了明清两朝500余年的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档案,共74个卷宗,1000余万件,这是中国数量最大、价值最高的历史资料。文渊阁里则藏有完整的《四库全书》,囊括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术著作,共有3503种,6304册。   紫禁城内现有10余个藏馆,包括历代艺术馆、工艺美术馆、绘画馆、清宫玩具馆、青铜器馆、陶瓷馆、钟表馆、珍宝馆、铭刻馆和明清家俱馆,共有珍贵藏品约100万件,其中一部分是孤品,惟在故宫方能看到。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ynmeijia.com/jjzx/98730437.html